晚清最为重要的一个诗歌流派——同光体派:
同光体,是近代学古诗派之一。“同光”指清代“同治”、“光绪”两个年号。
光绪九年(1883)至十二年间,郑孝胥、陈衍开始标榜此诗派之名,宣称指“同、光以来诗人不墨守盛唐者”,随着后期大批文人等追捧,“同光体”逐渐成为一种成型的诗风。
开创时间
郑孝胥、陈衍最早提出“同光体”的说法,亦有说法称同光体发源于姚鼐。总体来看,“同光体”的一些开派作者普遍年轻。
在同治末年(1874),沈曾植才24岁、陈三立21岁、陈衍19岁、郑孝胥14岁,都尚未成名,诗亦尚未能自成一体,所以当时的“同光体”之称,并非完全确切。
保存在他们诗集里的作品,往往是光绪中期以后所写,他们此时的“同光体”诗作才成熟起来。
特点共性
同光体作者是宣称“不墨守盛唐”的,其主要特点是主体学宋,同时也学唐,但后者则主要趋向于在中唐的韩愈、孟郊、柳宗元,而不是盛唐的李白、杜甫。
三大支派
同光体诗,分闽派、赣派、浙派三大支。三派都学宋,而宗尚也有不同。闽派陈衍主张诗有开元、元和、元祐“三元”之说。
谓“宋人皆推本唐人诗法,力破余地”(《石遗室诗话》),重点在宋,他自己学杨万里;郑孝胥学孟郊、柳宗元、王安石、陈与义、姜夔;陈宝琛学王安石;沈瑜庆学苏轼。
后一辈林旭学陈师道;李宣龚等则又是“直效海藏(郑孝胥),未必效海藏之所自出也”(《石遗室诗话》)。
赣派代表陈三立,学韩愈、黄庭坚,直接继承宋代江西派,后继者夏敬观、华焯、胡朝梁、王瀣、王易、王浩等,或出入于梅尧臣、陈师道诸家。
浙派代表沈曾植、袁昶,都是学谢灵运、韩愈、孟郊、黄庭坚的,沈氏提出诗有元嘉、元和、元祐“三元”之说。
这派上承清中叶秀水派的钱载,影响不大。沈氏诗弟子金蓉镜,具体而微。
另外,范当世学黄庭坚,陈曾寿学韩愈、李商隐、黄庭坚,俞明震学陈与义。不属于以上三支,而一般也认为是“同光体”的诗人。
“同光体”诗人的诗,早期还有些主张变法图强、反对外国侵略的较好内容,而较多的则是写个人身世、山水咏物。清亡以后,他们大都表现出复辟的思想。
同光体赣派主要诗人
义宁陈氏在近代有重要地位。 陈三立就是维新变法支持者陈宝箴(1831年—1900年7月22日)的儿子,也是同光体赣派诗人代表。
还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陈衡恪(1876年3月12日—1923年9月17日)、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语言学家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的父亲,植物学家、中国植物园之父陈封怀(1900年5月16日—1993年4月13日)的爷爷。
1、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1882年被陈宝琛破格录用为举人;1889年进士出身,历任吏部主事、参政议员等职。
陈三立为两湖书院校阅试卷、斥责李鸿章卖国、协助陈宝箴支持维新变法、创办新式学校、创办江西铁路公司、重修庐山志,号称中国最后一个传统诗人。
代表作有散原精舍诗以及相关续集别集,诗学韩愈黄庭坚。
2、华焯(1869-1925年),抚州崇仁县吴坊渡(今白路乡华家村)人,广西布政使华廷杰(1822-1872年)的儿子。
翰林院编修加侍讲衔,后充国史、实录二馆协修,曾去日本留学。早期的诗学习黄庭坚,后期受陈三立影响较大。
3、王瀣(1871-1944年),江苏南京人。
当过陈三立的家庭教师,在江南陆师学堂、江南图书馆、南京高等师范、东南大学、中央大学任教。
4、夏敬观(1875-1953年),南昌新建人。
入江宁布政使李有棻幕府,受张之洞邀请出任江苏提学使,创办两江师范学堂,兼任复旦、中国公学监督。1919年出任浙江教育厅长。夏敬观诗学孟郊、梅尧臣。
5、胡朝梁(1879-1921年),上饶铅山人。
先后在江南水师学堂、震旦、复旦等学校念书,去过日本考察海军,也在两艘战舰当过官,先后在两江师范学堂、上江师范学堂当教习,也帮助林抒翻译西方小说,也在徐树铮幕府当幕僚,出任育部社会教育司主事、内务部文职。也在陈三立门下当过弟子。
6、王易(1889~1956年),字晓湘,号简庵,江西南昌人。
考入京师大学堂,在心远大学、北师大、东南大学、中央大学、中央政治大学、赣南中正大学任教。
7、王浩(1894--1923),字然甫,又字瘦湘,号思斋,江西南昌人。
民国初任参议院秘书、国会史纂修,后任统计局佥事,以骨癌逝于家。王浩诸体俱工,宗奉宋贤,以七律见长。
陈散原评谓:“吐弃凡近,多骨重神寒之作,力追山谷,笔端可畏,然间有摹拟太似处。”有家藏钞本《思斋集》。其兄王易字晓湘,号简庵,曾为中央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