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和亲”是中原王朝对周边政权或蕃部经常使用的一项羁縻之策。尽管因其靠牺牲女人来换取和平从而饱受抨击,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作为历朝民族总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始终贯穿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历代的和亲之中,又尤其以文成公主入吐蕃远嫁松赞干布最为著名。那么,正处在强盛时期的大唐为何会与吐蕃和亲?这次和亲又为何会传唱千古而经久不衰呢?
01
这个少年不一般
松赞干布,也译为弃宗弄赞、弃苏农赞,为吐蕃国主。按照吐蕃风俗,强雄者称为“赞”,丈夫称为“普”,因而呼国主为“赞普”,松赞干布就是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
吐蕃源出于西羌,始居在今天西藏的泽当、琼结地区。大约在松赞干布的祖父讵若素在位时,吐蕃逐渐兴起,并以其都城匹播城(今西藏琼结)为中心,兼并周边各部,极大地拓展了疆土,成为青藏高原上一个响当当的强国。到其父论赞索继位时,吐蕃又降服羊同,成为当时高原上说一不二的霸主。
松赞干布便是在吐蕃走向顶峰的背景下出生的。《新唐书?吐蕃传》说他“为人慷概才雄,常驱野马犀牛,驰刺之以为乐”。
不仅如此,他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历法、算术、工计等也是无一不精,很有一番“五好青年”的味道。
然而,到了13岁那年,一场巨大的变故降临在了这位公子哥的头上。吐蕃一些贵族毒死论赞索,并勾结羊同、苏毗等部族,里应外合夺取了吐蕃大片土地。
危难之际,松赞干布在叔父和几个亲信大臣的拥戴下即位为赞普,提前扛起了复兴吐蕃的重担。
02
一统高原
这时,摆在松赞干布面前的形势可谓是内忧外患、异常严峻。但是,这个年轻人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他迅速召集旧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铲除了毒死父亲的政敌。通过这种霹雳手段,松赞干布很快安定了内部,也向周边反复无常的其他部族展示了武力。
稳定内政后,松赞干布鉴于原统治中心地区的敌对势力仍很强大,于是将都城迁到了逻些(今拉萨)。
这里位于高原之中,北有念青唐古拉山为依托,南为雅隆河谷,物产丰富且易守难攻。松赞干布在布达拉山建造了王宫,周围构筑堡垒。他还改造了政权的人事结构,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王权,削弱了贵族对决策的干预。
随即,他将目光放到了对外开疆拓土上。首先成为目标的是敌对倾向较为严重的苏毗,松赞干布以大论(首席宰相)尚囊为统帅进攻苏毗。
尚囊政治、军事双管齐下,利用苏毗各部矛盾对其进行分化瓦解,而后各个击破,成功收降苏毗,并向东使多弥、白兰、党项等部臣服,将吐蕃疆土拓展到青海。
同时,松赞干布亲统大军进攻羊同,将其平灭。就这样,吐蕃成为了高原之上唯一的王国。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像
03
敢对我说不
成为高原之主后,春风得意的松赞干布于贞观八年(634年)遣使入唐,贡献土产。唐太宗有感于吐蕃的恭敬,立即派冯德瑕为使回访吐蕃。
冯德瑕到达逻些后,受到热情地招待。交谈中,松赞干布了解到吐谷浑、突厥等部族首领均娶唐朝公主为妻。他认为要想进一步提高吐蕃的政治地位,与唐和亲极有必要。
而且,和亲之后,借助大唐的声望,对于吐蕃震慑周边有异动的部族、维护内部稳定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于是,他又派出使者携带大量珍宝,随冯德瑕返回长安,向唐太宗提出和亲之请。
和亲不是一般的男婚女嫁,它不仅关系到唐朝与和亲对象之间的政治认同度,也关系到双方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政治走向。
对大唐朝廷和唐太宗来说,虽然松赞干布有意“攀高枝”,但他们对此也不得不慎重考虑。在太宗及宰辅们看来,大唐与突厥等族进行和亲,是在充分了解对方、并使对方臣服的情况下采取的羁縻之策。
而唐和吐蕃的外交大门却刚刚开启,不仅缺乏了解,而且关系也远没到必须和亲不可的地步。鉴于此,唐太宗婉拒了吐蕃使者提出的和亲之请。
然而,使者回到吐蕃后,因担心没有完成使命而被治罪,便编假话忽悠松赞干布道:“唐朝天子待我等甚厚,几乎就要答应和亲。但没想,自吐谷浑的诺曷钵可汗来了以后,从中离间,遂使和亲未能成功。”
听闻此言,松赞干布怒不可遏,马上征调20万大军进攻吐谷浑。毫无准备的吐谷浑无法抵挡,大败而走。松赞干布缴获了大量的人畜,也由俘虏口中了解到吐谷浑并未离间唐蕃关系,而是唐朝对自己说了不。
作为高原之主,松赞干布岂能受得了这个气?于是,他在贞观十二年(638年)再统20余万大军逼近唐朝边境。
对于这种鲁莽之举,吐蕃高层大多反对,甚至有八人以自缢死谏。但松赞干布不为所动,仍执意进军。他将军队驻扎在松州(今四川松潘)之西,命使者携带大量财宝再去长安和亲,还放出话来,不把公主送来,我就纵兵四出!
松州都督韩威派小部队前去侦察敌情,被吐蕃杀败。原有的一些已经归顺唐朝的蕃部,见吐蕃势大,纷纷背唐投靠吐蕃。
04
打得你心服口服
形势危急,唐太宗知道不来点硬的是不行了。很快,名将侯君集被任命为行军总管,率军五万前去迎敌。
到这时,先后击败突厥、吐谷浑、薛延陀、铁勒等部族的唐军,毫无疑问是一支能征趁善战的精锐之师。他们迅速在松州完成集结,在吐蕃完全没料到唐军来得竟会如此之快时夜袭吐蕃大营。
尽管吐蕃武士也属骁勇之辈,但显然久经战阵的唐军在技战术素养上要更胜一筹。经过一夜厮杀,吐蕃大败,折兵数千。
在唐军强大战斗力的震撼下,松赞干布害怕了。他连忙命部队退回国内,并上表向唐太宗谢罪,在连连服软的同时恳求大唐赐公主和亲。
通过这场战争,吐蕃见识到了大唐的实力,而唐太宗也被松赞干布的诚意所感动。加之此时,为腾出手来解决高丽问题,唐朝也迫切需要尽早结束与吐蕃的冲突,避免两线作战。就这样,唐太宗终于同意了松赞干布的和亲请求。
当唐太宗的圣旨来到逻些后,松赞干布喜不自胜。他忙命大论禄东赞持五千两黄金、一百车珠宝作为聘礼,去长安谈论和亲的具体事宜。禄东赞是当时吐蕃的第一能臣,文武兼备且极具口才。
他一边向大唐表示臣服,不断给太宗戴高帽,一边又盛赞大唐之德和赞普的诚心,表示吐蕃倾心大唐,绝无二意。
在禄东赞的努力下,和亲的具体事宜很快谈妥。唐太宗选定文成公主作为和亲的人选出嫁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是李唐宗室女,其父亲是谁尚无确切记载(有史家认为其父为江夏王李道宗,但因无据待考)。她是个识大体的姑娘,且有很高的文化素养。
在接到诏令后,她仔细向禄东赞了解了吐蕃的风土人情,并查阅书籍,学习吐蕃的习俗、礼法和语言。她还进行了细致的准备工作,在陪嫁行李中带上了谷子、芜菁等吐蕃所缺乏的作物种子,以及儒、释、道、医、史、文、农、占卜、历法、水利等大批书籍。
05
一段佳话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一切准备就绪后,文成公主由名将江夏王李道宗统兵护送,前往吐蕃。
松赞干布闻讯后,立即率军来到柏海(今青海札陵湖)迎接,并以女婿之礼拜见李道宗,同时以盛大的欢迎仪式向公主示以敬意。
随后,他命吐蕃卫队与随公主前来的工匠一道,先行一步开辟通道,建成了被后世所熟知的“唐蕃古道”。
娶到文成公主的松赞干布表示,自己的这一成就即便是一统高原也比不上,他还说祖先没有一人能够与中国(指中原王朝)天子之女婚配,而自己却能得此荣光,实在是得到了上天的庇佑。
他考虑到公主可能不习惯吐蕃的生活,下令按照唐朝样式修建了一座宫殿供公主居住。他还极为照顾文成公主的感受,见公主不喜欢吐蕃以彩料涂面的风俗,遂下令禁止。他还经常脱下吐蕃的毛毡衣物,换上唐服和公主一起翩翩起舞。
这次唐蕃和亲,其意义和影响是空前的。它极大地促进了唐蕃之间的文化交流,并推动了吐蕃高层的汉化进程。
此后,松赞干布还派很多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求学,并聘请唐朝的儒者、文士掌管吐蕃文书、修改律令。此外,唐朝还将蚕种和酿酒之法传给吐蕃,促进了高原地区农业的发展。
后来,唐太宗征高丽班师后,松赞干布遣人送去一只巨大的金鹅。高宗登基后,他又被封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
终老于吐蕃的文成公主虽然在此后的史籍中并无甚多着墨,但她却成为了中华历史上汉藏友好的杰出代表,更成为了古代巾帼英雄中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