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就要说一下宁夏镇戍边军队的守卫情况了,志书载:“国初,立宁夏府。洪武五年废,徙其民于陕西。九年命长兴侯耿炳文弟耿忠为指挥立宁夏卫,隶陕西都司。
徙五方之人实之,后增宁夏前卫,宁夏左屯,右屯,中屯为五卫,寻并中屯于左右二卫为四卫。
洪武二十四年辛未封宗室庆藩自庆阳徙韦州以居至三十五年辛巳,徙宁夏(银川)置中护卫为扈。从正德五年庚午改中护为中屯,仍为五卫......”
这“五卫”的守备人马有多少?从边军到军户(包裹谪贬的人员和因为犯罪被发配之人),在洪武九年迁徙来的时候,一共有五万多不到六万。
实际上能上阵打仗的边军(职业军人)也就不到两万人。
“调先西安左,西安右,西安前,西安右,护潼关,宁羌,汉中等七卫及凤翔守御千户所官军共一万一千七十六员(名);马五千四百五十七匹,分布宁夏......”,
从嘉靖年杨守礼记载的一条关于轮班戍边的消息可以看出,“五卫”的兵力(真正的边军)加上土兵(本地军户组成的边军,属于第二序列)总数大约三万人!
这约三万人驻扎在贺兰山沿线和黄河沿线的十城百堡(屯)中,别看着人好像很多,可是,这就如同就如同撒豆子一般散落在宁夏大地上。
比如像平虏城(如今的平罗),玉泉营,平羌堡(如今的平吉堡)等,驻兵才是一至三千兵马;堡的话一般二百至一千兵马。
而鞑靼部落一般南下侵扰,基本都是以上千或者上万为单位的兵马进行的。宁夏边军又不能有效集中进行阻击,可想而知宁夏边军的防守压力有多大!
所以,在很多时候,边军都是以一城或者相邻的几城几堡的兵马相互策应掩护来进行阻击的。在这种以少对多的情况下,能少死几个人就已经是很幸运了,更不要说能赢。
而鞑靼兵在人数上占优的情况下,加上强悍矫健的身材和一流的马上功夫,可谓是有恃无恐。
宁夏边军胜在将领的有勇有谋和不怕死,纵观明朝在宁夏戍边的一众将领的生平会发现,这些将领真的都是英雄,从百户长,千户长,到佥事指挥,游击将军,都指挥,几乎都是力战,死战,就没有畏战怕死的!
边墙是死的,是石头和沙土修筑而成,而他们是活生生的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他们才是大明的铁血长城!
在明初,明军的将帅辈出,一个个都是不世英才,比如沐英,耿忠等,所以,那时候基本都是以压倒式的优势碾压来犯的鞑靼兵;
到了中期,草原部落的日渐强势,尤其是正德初年鞑靼部落的鞑靼小王子崛起,他比较有谋略,屡次进犯宁夏都掳掠一番,“厚利而归”,这让宁夏深受其苦。
明朝边军这里由于军制的腐朽,则是日渐衰败,加上将星凋零,在这样此消彼长之下,宁夏戍边的军士在对抗鞑靼兵的时候就有些吃力了。
虽然在对付鞑靼兵的战斗里,也取得了多次“大捷”,可是,从战果来看,却是不甚理想。比如:
成化元年的盐池之捷:擒斩三十六人;
成化八年的城南之捷:斩首二十八级;
弘治十一年的蒲草沟之捷:斩杀四十余人;
正德七年的长流水之捷:斩首二十八级;
直到正德皇帝在应州大捷中御驾亲征,大败鞑靼小王子之后,鞑靼部落的主力才有些衰败,给了宁夏喘息的机会,所以在嘉靖年的大捷中斩杀鞑靼兵数量才开始上升。比如:
嘉靖十二年的蜂窝山之捷:斩首一百二十余级;
嘉靖十三年的沙湖之捷:斩首一百余级;
在数量不占优的情况下能斩首几十级,也能称之为“大捷”了,可是,宁夏戍边的明军的战损比是多少?3:1或者10+:1!真可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很多志书上没有记载的战斗中,全军覆没都是常事!
比如:
陕西都指挥王俶,在永乐辛卯年(公元1411年),率骑兵七百与来犯的三千贼兵战于河西,受重伤死于战场,同时战死的还有指挥诸鼎千户(官职)沈杰;
都指挥许融,守备灵州,在天顺年间率骑兵八百,力拒虏寇,然后追敌寇至河套鹿泉,然后据险力战,射死酋长数人,又杀死酋长儿子三人,最后力尽自刎,誓死不降。敌人恨其入骨,刮其肉煮其骨,然后喂骆驼;
在成化初年,都指挥刘英在定边营率六百军士和虏作战中战死;指挥王理在鸭儿巷率二百人与虏作战战死;弘治年间,都指挥王泰在河东领兵七百与贼兵作战中战死。
指挥赵玺,弘治六年率骑兵二百巡逻至灵武口庙山墩下遇袭身亡;
成贤更是厉害,在嘉靖十三年,河套有敌寇骑兵四万余人入侵,成贤为前锋,率领八百骑兵迎敌于秦埧,力战两天,敌虏被伤者众,于是更加聚众力拼攻打成贤。
以少打多之下,最后成贤力竭而死,一起战死的还有指挥吕仲良,刘勋,王睿。
指挥杨璘以骁勇著称,为神木参将,与贼血战而亡。
······
所以说,明军斩杀一名鞑靼兵有多难?巍巍贺兰山里,又埋葬有多少明朝英雄的骨骸?
贺兰山被称之为“鬼山”,那是有其道理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