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遵循的是忠孝仁义的儒家思想,所谓的忠,就是忠于君王,所谓的孝,就是孝顺父母,单纯从这个顺序来看。
我们就可以知道忠是排在孝之前的,也就是要忠于君王,再孝顺父母,这是古代统治者自身制定的规则,为的就是更好地统治天下。
可是问题来了,统治者对待天下子民如此,但是对待自己的父亲又怎么办呢?
这就出现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一个大难题,那就是在他成为皇帝之后,他的父亲究竟要不要跪拜刘邦呢?这是一个情与礼之间的较量,到底最后应该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刘太公跪拜汉高祖
六年,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礼。太公的家令说太公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引,则威重不行。——《史记.高祖本纪》
这是在《史记》中记载的关于刘邦与他父亲之间的关系问题,当时刘邦已经成为皇帝,有一次刘邦去看望自己的父亲。
根据正常的父子之礼去跪拜自己的父亲,结果刘邦身边的太监立刻阻止刘邦,并且告诉刘邦,天下不能有两个太阳,如今你是皇帝,你的父亲就是你的子民,哪有皇帝跪拜子民的呢,只有子民跪拜皇帝才对。
听太监这么一说,刘邦很是无奈,刘太公倒也是通情达理,觉得太监说得有道理,就上前要去跪拜刘邦,只是最后被刘邦阻止。
因为这件事情,后来刘邦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去看望自己的父亲,实在是忧郁,也不知如何是好。
如何解决问题
刘邦越想越想不通,就找来制定礼仪标准的孙疏通,十分生气责怪孙疏通:“你这制定的什么狗屁礼仪,弄得我都不敢去看望我父亲了,你说怎么办?”
孙疏通听完刘邦的抱怨之后,仔细思索了一会儿,终于开口告诉刘邦:“其实这也不是没有办法,按照礼仪标准来说,您只要封您的父亲为太上皇,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以后他就不需要跪拜你。”
刘邦一听,确实有道理,于是便封刘太公为太上皇,并且赏赐了很多东西给他,从此以后,两人之间的尴尬终于缓解,刘邦也可以顺理成章去看望自己的父亲了,而刘太公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当过皇帝就当太上皇的人。
其实在情与礼之间,本来就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情与法之间也是一样,很多事情,想要对大多数人适用,自己就要首先以身作则方可,要是自己都无法做到,还要奢求别人能够做到一些什么,那似乎就是天方夜谭,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的。
每一个朝代的治理,只有从上到下都遵守规则统一实践,最后礼法才能正常运行下去,倘若有人不愿意遵从,很多事情都会变得十分复杂。
我们不说古代,就说一说现代,在情与法之间,都还存在很多难以完美契合的东西,有时候顾及情,就难以维护法。
有时候顾及法,又会伤害情,所以我们更喜欢强调的是大公无私,不能徇私枉法,其实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倘若每个人都因为自己的私人感情,就影响到礼法的公正性,那这个世界岂不是就乱套了,不管什么样的朝代,这一点都是十分重要的。
既然制定礼法,就应该众生平等,哪怕你是皇帝,也应该以身作则,这样才更加有利于礼法的实行和普及。
刘邦虽然有时候身上充满痞气,但是不管是打江山还是后来治理江山的时候,都是十分不错的,他能够懂得合理克制自己,能够懂得用更加合适的方式去处置一些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这一点对于一个皇帝而言,显得尤其重要。
结语
礼法与私人情感之间,一直以来都存在很多问题,所谓的“世上安有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当你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你必然就要失去一些东西,在得与失之间,需要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并且严格去遵守,事情最终就会迎刃而解。
倘若总是抓着自己的那点私人利益不放,那么是很难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刘邦作为一个皇帝,尚且能够做到遵循礼法。
我们作为普通人,是不是更应该学习一下刘邦的优点呢?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大家都乖乖遵守礼法,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