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15省现人口负增长,以及15省现人口负增长知乎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搜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15省人口负增长,哪些省份依然“能生”?到底有何特征呢?
15省市的人口依旧在负增长,这当中有一些省份依旧很能生向河南、四川、湖南等地。而针对于这些省份,之所以还会有一些年轻人愿意生孩子,主要还是因为受当地的文化教育理念不同所产生的影响。因为这些地区都属于人口大省,正常情况下一般都是每家每户都必须要有两个孩子。而针对一些一线大城市当中很多人考虑,家里面有一个孩子就已经足够了,从而导致一些人根本就不愿意再考虑生孩子。
因为受教育程度不羡游迅同,受到家庭的影响也会导致一些人不得不考虑生二胎,尤其是在河南四川等地有一些人,依旧会有老一辈的思想。有着重男轻女的想法,会觉得家里面必须要有一个男孩,从而面临着家里面如果生了多胎都是女儿的情况下,就会兄此奋不顾身的考虑拼命的生孩子。不管是儿磨闭子还是女儿,都会觉得家里面的孩子多一些总归会热闹一些。可是却没想到生活在农村地区,由于家里面的孩子比较多,孩子之间的起点也会不同。
针对不同城市在生孩子的问题上,想法也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当中。像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一些人,在生孩子的事情上都会先着重的考虑自家的经济积蓄究竟如何,有了稳定的经济基础才能够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如果连自己的生活都没有办法得到保证,当生下来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多时,也会直接影响了全家人的生活质量。
在很多小县城里面,不光会有一些人容易出现重男轻女的思想,同时也是考虑到家里面有两个孩子,相互的陪衬着一起长大。对孩子而言也是一件有利的事情,因为孩子们在一起更能够懂得手足之情的重要,尤其是在父母老了的时候,可以缓解子女所出现的养老压力。
2021 年16 省常住人口负增长,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现代社会中大环境的改变,这是不敢生孩子的主要原因。人口负增长成为了事实,现在的生活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是不断上涨,而这一代的年轻人压力肯定是有的,所以大家不愿意生或者少生孩子。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人口增长仅为0.34%。虽然近几年已经放开了二胎甚至是三胎,但是民众的生育意愿并没有得到加强。
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虽然有着生育的好时节,但是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太大了,连自己都很难养活了,如果没有办法给予他们更好的教育和生活,更别提二胎三胎。说白了就是年轻人手里的钱少,现在养育孩子处处都用到钱,从基础教育到长大后的买房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我的哥哥现在已经接近40岁的人了,有一个十岁的儿子,还记得早几年家人吃饭的时候都会催促要二胎,毕竟生与不生还是要看年轻人的选择,老人也不便多言。
每当这个时候,嫂子就会笑笑说一个儿子压力就够大了,哪还敢再要,现在就是想多挣点钱,每月哥哥的工资是八千左右,而嫂子又专职带孩子,搏雀还有近三千的月供要还,现在肯定不要,等有经济条件的时候再说吧。
这样的情况在一二线城市应该很普遍,大家生活条件越来越高,希望给予孩子的都是最好的,所谈让以说养一个孩子下来是比不小的开支,再者说像哥哥一样的情况除去生活基本开支,还有偶尔的外出旅游,一个月能存下来的钱真的是寥寥无数,如果普通一二线的家庭很难再去考虑要二胎三胎。
人们未必害怕贫穷,但是会害怕让孩子跟着自己受苦,这大概就是父母都会考虑的原因。
年轻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高昂的房价每月按时还的月供,每每都害怕生病,很多家庭的积蓄还是比较少的,还有老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也要储备一定的资金。所以说年轻人要生孩子,还是综合多方面的,不单单是现在的房价下降,这是一个慢基侍早慢转变的过程。
毕竟时代已经发生了改变,年轻人的想法不再像老一辈,更不愿意“吃苦”,现在生个孩子就有穷三年的感觉,如果孩子多了连一人一套房都满足不了,生活水平更会急剧下降。
30个省人口数据,15个省出现负增长,为何国家鼓励生育还会出现负增长?
根据30个省人口数据,15个省出现了负增长,那么为什么国家鼓励生育还会出现负增长呢?我觉得有以下原因。
首先,现在的年轻人向往自由,不愿意被家庭或者是孩子所牵绊,与传统的观念不同,在传统观念里,一些长辈总是认为结婚生子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而对于现在的一些年轻人来说,他们反而更注重自己的情感,不愿意被家庭所束缚,这就导致他们不愿意生育的原因之一。
其次,由于之前的独生子女政策,导致适育年龄的女性减少,而且现在的男女比例出现严重不平衡的情况,神圆毕也就是说在未来,有很多男性会找不到腔伏对象,所以在这样的比例下,结婚生孩子的人数也会有所减少。
再次,虽游芹然国家出台了***二胎或者是三胎政策,但是现在的养孩子的成本也在日益的增加,尤其是在当前房价物价不断上涨的社会,让这些年轻人有了不想生、不敢生的思想,因为子女的抚养成本比较高, 从孩子的出生以及上学那段时间开始计算的话,每个月在孩子身上的支出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对于一些小城镇的居民来说,他们的工资水平一般较低,如果再叫他们生育一个孩子的话,那么有可能会出现生活比较困难的地步,这种情况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尤为严重,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最主要的还是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然后才能够考虑生孩子的事情。
最后,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不愿意生孩子更多的原因是经济上的问题还有就是他们的思想观念,所以,他们不愿意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太多的负担,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家支持鼓励生育,却还出现负增长的情况的原因。
31省份人口数据出炉,16地常住人口负增长
31省份人口数据出炉,16地常住人口负增长
31省份人口数据出炉,16地常住人口负增长,2021年共有16个省市自治区常住人口不同程度地减少,这些省份多数集中在北方,31省份人口数据出炉,16地常住人口负增长。
31省份人口数据出炉,16地常住人口负增长1
在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人口数据后,各地也陆续发布了当地数据。
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16个省市自治区常住人口出现下降,15个省市自治区常住人口增长,其中浙江、广东和湖北增量位居前三。
数据显示,31个省份中,共有15个省份2021年纯者常住人口实现增长,这其中,位居前5的是浙江、广东、湖北、江苏和福建。
16个省市自治区常住人口减少
从目前各省市自治区公布的数据来看,2021年共有16个省市自治区常住人口不同程度地减少,这些省份多数集中在北方,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甘肃、内蒙古、北京、天津、陕西、山西、江西等。
其中有10个省市自治区减少的数量超过10万人。河南、黑龙江和云南减少数量位居前三,分别为减少58万人、46万人、32万人。辽宁、吉林、湖南减少数量也都超过了20万人。总体来说,人口下降的省份主要来自东北、华北、西北和中部地区。
从2021年常住人口变化来看,浙江、广东、湖北、江苏和福建人口增量位列前五,而这几个省份2021年的人均GDP在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中分别排在第5、第7、第9、第3、第4.
除湖北外,另外四个省份均位于东南沿海,净增人口之和达到186.1万人。其中浙江增加72万人,人口增量位居全国第一,具体来看,浙江2021年出生人口为44.9万人,死亡人口为38.4万人,自然增加人口仅为6.5万人。因此,浙江人口的增长主要还是受益于人口流入。
广东增量为60万人,江苏和福建增量分别为28.1万人和26万人。
据红星新闻,从各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据统计中发现,多个省份出现了“强省会”或者是“强市”的人口“虹吸”现象。
以陕西为例,陕西10个地市已经全部发布了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除西安常住人口增加外,铜川、宝鸡、延安、汉中等其余9个地市的常住人口数均为下降。
在湖北,相比于2020年的数据,2021年除省会武汉外的宜昌、黄冈、荆门、荆州、十堰、鄂州等市的常住人口数均有下降做滑薯。在江西,省会南昌常住人口新增18万,上饶、宜春、九江、吉安、抚州等市的常住人口数量均下降。
不过在广东等一些经济较发达省份,各城市之间的常住人口增加较为平均。以广东省为例,2021年常住人口佛山、广州、东莞、深圳、中山、江门、惠州、珠海、肇庆等均有增加。
11省市自治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
另外,目前有27个省市自治区发布了2021年的出生人口相关数据,从人口自然增长率来看,有11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重庆、内蒙古、湖南、湖北、上海、江苏、河北和山西。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让戚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用千分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多个省市自治区自然增长率是多年来首次转负。其中,江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1.12‰。2021年江苏出生人口数约为47.98万人。据第一财经结合《江苏统计年鉴2021》数据梳理发现,这也是1978年以来(该年鉴公布有1978年以来的数据)首次跌破50万大关。在湖南,2021年出生人口为近60年来首次低于50万。
从出生人口来看,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广东占据第一的位置。
数据显示,广东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268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18.31 万人,出生率9.35‰;死亡人口61.12万人,死亡率 4.83‰;自然增长人口57.19万人,自然增长率4.52‰。
广东也是全年出生人口唯一在百万人以上的地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照此计算,广东的出生人口占全国出生人口的比重达到了11%。
广东之后,另外两个亿级人口大省河南和山东2021年出生人口分别为79.3万人和75.04万人,分列二、三位。这其中,河南2021年出生人口创下了1978年以来的新低,继2020年首度跌破100万大关后,2021年再度跌破了80万大关。
包括河南在内,多个省份2021年出生人口创下了数十年来的新低。江西省统计局的分析指出,2021年全省出生人口较快下降,2021年全省出生人口比2020年减少5.04万人,出生人口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首次低于40万人。出生人口下降主要受婚育年龄推迟、“二孩政策”效应减弱等因素影响。
此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比上年末仅增加48万人。2021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比2020年下降1.11个千分点。国家统计局分析,人口增长持续放缓是由于出生人口继续减少,这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二是生育水平继续下降。
31省份人口数据出炉,16地常住人口负增长2
随着吉林2021年人口数据的.披露,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的2021年人口数据都已经出炉了。虽然各个省份公布的人口数据详情不一,但也能从中窥见一些时代特点和变化。
中新财经 李金磊 制图
广东两个第一:人口最多、最能生
广东既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出生人口第一大省,是当之无愧的人口双料冠军。
数据显示,广东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268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18.31万人,均为全国第一。
纵览全国,出生人口在100万人以上的省份就只有广东这一个“独苗”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 ,照此计算,广东以一己之力就贡献了11%的出生人口。
作为第一经济大省的广东,人口表现一枝独秀,人口的流入功不可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10年来增加人口超过2170万人,为全国最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冯文猛对中新财经分析,广东从改革***以来一直是主要的人口流入地,大量的年轻流动人口流向广东,从年龄结构来看,广东是相对比较年轻的省份,流入广东打工的年轻人,陆续到了结婚生育的年龄,所以,生育小孩数量比较多。
出生人口下降成普遍趋势
从发布出生人口数据的省份来看,出生人口下降成为普遍趋势,多个省份2021年出生人口数量创下新低。
曾经被称为“最敢生省份”的山东,生的也少了。全面放开二孩之后,山东2016年出生人口飙升到177.06万人,2017年继续保持174.98万人的高位,但此后一路下降,2018年为132.95万人,2019年为118.39万人,2021年降低到了75.04万人。
随着出生人口的下降,山东的人口也面临一个重要转折点,其202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只有0.02‰,距离人口自然负增长只有一步之遥。
作为第三人口大省,河南出生人口数量跌破了80万。数据显示,河南全年出生人口79.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00‰;死亡人口73.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6‰;自然增加人口6.3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64‰。
江西2021年全省出生人口37.70万人,比2020年的42.74万人减少5.04万人,出生人口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首次低于40万人。江西统计局分析认为,出生人口下降主要是受婚育年龄推迟、“二孩政策”效应减弱、“三孩政策”还未显现等因素影响。
资料图:家长带着孩子在海边嬉浪。 游建行 摄
至少11省份人口自然负增长
再来看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用千分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在公布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省份中,最高的是 *** ,达到了8.70‰。其次是宁夏,达到了5.53‰,第三是贵州,达到了4.98‰。
其中,有11个省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重庆、内蒙古、湖南、湖北、上海、江苏、河北、山西。
多个省份自然增长率是多年来首次转负。其中,江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2‰,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年度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转负。
这主要是出生人数的急剧减少,导致人口自然增长快速下降。江苏2016年至2019年常住人口出生人数开始呈持续小幅下降态势,但每年仍保持在70万人以上,2020年和2021年出生人数则连续跌破60万人和50万人。
江苏省统计局分析,常住人口出生人数下降,主要是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育龄妇女人数大幅减少。二是妇女初婚年龄不断推迟。三是女性受教育程度大幅提高。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会导致少生或不生。此外,新冠肺炎疫情也对部分年轻人的婚育安排产生一定影响。
东北三省人口继续“负增长”
东北三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最低的三个省份,其中,黑龙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1‰,辽宁人口自然增长率-4.18‰,吉林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8‰。
其中,辽宁全年出生人口为20.0万人,吉林全年出生人口11.22万人。
总体来看,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失是非常严重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人口10年减少1101万人,其中,黑龙江减少了646万多人,是流失人口最多的省份。
冯文猛分析,东北三省出生率比较低,是因为年轻人口较少,这主要是东北地区近些年人口外流情况比较严重,当地气候因素、近些年的经济增长及就业等问题导致大批年轻人外流,婚育期人口的下降自然导致生育减少。
死亡率较高,是因为年轻人口外流也导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相对更高,老年人数量相对多,也导致死亡人数相对增加。所以,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就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低。
31省份人口数据出炉,16地常住人口负增长3
近日,随着全国31个省份陆续公布2021年人口数据,人口第一大省广东再次引发全网关注。
2021年,广东常住人口总量达12684万人,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出生人口118.31万人,连续4年成为全国第一生育大省,是唯一一个出生人口在百万人以上的省份。
广东的人口数据依然光鲜,背后却暗藏格局变迁。珠三角的人口吸引力大不如前,2021年人口增量仅有37万,远低于2010-2020年的年均增量(218万)。昔日“顶流”广州和深圳的人口增量同样大幅下滑,佛山成为新晋“流量王”。
这样的变迁意味着什么?广州和深圳的人口红利期,就此结束了吗?
珠三角人口增长放缓
若从人口总量的数据来看,广东的城市格局没有太大变化,广州、深圳依然是绝对“王者”,珠三角9市人口总量占据全省的60%以上。
2021年,广州、深圳的人口总量分别为1881.06万和1768.16万,几乎是另外两座万亿GDP城市——东莞和佛山的人口总和,是全省人口最少的云浮(239.33万)的近8倍。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惠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等珠三角9市人口总量7861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62%。
但从人口增量的数据来看,2021年的广东有了极大的变化,珠三角9市的人口吸引力已大不如前。2021年,珠三角9市人口增长37万,约占全省增量的62%。
这组数据透露出两个问题,其一是37万的人口增量,远低于2010-2020年珠三角的年均增量(218万);其二就是珠三角增量仅占全省的62%,而2010-2020年的增量却高于全省。也就是说,在上一个十年,广东2171万的人口增长几乎都是由珠三角城市贡献的,而2021年珠三角却不再独占鳌头,其余城市也贡献了近40%的人口增长。
究其原因,珠三角产业转型、疫情频发导致流动人口减少,是主要因素。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珠三角产业转型,如“机器换人”、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等都对外来务工人员产生了“挤出效应”,而本来服务业可以承接劳动力转型,但是“生活水平高+疫情不断”让服务业发展也十分困难。
另外,珠三角城市人口密度普遍较大、环境承载力逐渐趋于饱和也是重要因素。2021年,广东共有8座城市人口密度超过1000人/平方公里,其中有6城都位于珠三角。面积最小的深圳人口密度高达8852人/平方公里,在全国也是高居首位。当承载力逐渐趋于饱和,城市的环境以及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都会面临非常大的压力,人口增长自然放缓。
这样的格局变动,在珠三角内部也有所体现。
佛山人口增长超广深
2021年,珠三角9市的人口增长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曾经的“顶流”深圳和广州人口增量大幅下滑,佛山以9.38万人的增量跃居榜首,成为新晋“流量王”。
2010-2020年,广东人口增量最高的城市是深圳和广州,分别达到713.61万人和597.58万人,相当于每年增加六七十万人。但在2021年,广东人口增量最高的城市是佛山,比2020年底增加了9.38万人。深圳和广州分别仅增长了4.78万人和7.03万人,其中深圳的增量在广东甚至只排第五,低于佛山、广州、东莞和非珠地区的湛江。
这也是广深疫情多发、产业升级等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疫情以来,广州、深圳的服务业和制造业受疫情冲击较大,对很多从业人员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一线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也让许多“打工人”望而却步。
相比之下,佛山、东莞这样的新一线城市,由于生活成本较低、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水平较高,仍有一个较大的人口增长期,尤其是佛山。
论经济发展,佛山是广东四大万亿GDP城市之一,去年经济增速8.3%,在广深莞佛中排名第一;论产业环境,机器人、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新产业异军突起;论基础设施,佛山与广州轨交相通;论收入水平,佛山人均可支配收入61700元,位居广深之后,与东莞不相上下;论医疗水平,佛山的医院数、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都仅次于广深……
当然,佛山成为新晋“流量王”,最重要还是受益于广佛同城脚步的加快。近年广佛同城头部区域——佛山市南海区的低房价吸纳了一批外地人员,“广州工作、南海生活”的广佛候鸟落户南海已成为常态。2021年,南海区常住人口增量达到4.14万人,占全市增量的44%。
这样的人口变动是否正常?又会对广州和深圳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广深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
这样的格局变迁实际上体现了城市人口变化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并不意味着广州、深圳的人口红利就此结束。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城市的人口变化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深圳、广州在前一个十年增速很快,但这种增速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达到一定阶段,会进入到一个相对平缓的阶段。当前一线城市的城市人口规模尤其是城区人口规模都很大,已经进入到平稳发展期。
以深圳为例,《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提出,到2035年,深圳的常住人口或将控制在1900万。这意味着在未来10几年,深圳的人口增长空间将不足150万。在此背景下,深圳去年提高了落户门槛,将核准类学历型人才的底线要求由全日制大专调整为全日制本科,还收紧了人才落户年龄。
广州虽然没有收紧落户政策,但是对引进人才的利好政策也在“打折”。去年8月,广州黄埔区发布《关于取消人才住房政策的通知》,成为广州首个正式发文取消人才购房政策的区域。半个月后,南沙区也发布通知,收紧人才购房政策并提出非本地户籍需提供1年个税或社保缴纳证明。
不过从户籍迁入人口数据来看,广州、深圳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依旧强劲。以广州为例,2021年广州户籍人口增长26.42万,比东莞(14.73万)和佛山(10.36万)加起来还多;其中户籍迁入人口高达24.16万人,保持了近年来的高速增长。这些人口,都是城市建设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口和高素质人才。
因此,广州、深圳常住人口增长减缓无需太过担忧,这是城市人口变化在不同阶段要面临的必然趋势。对广深来说,如何解决好2千万人的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基础服务,是更重要的事。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15省现人口负增长和15省现人口负增长知乎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