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成的意思百科大全(子成名字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2023-08-08 22:39:03 生活饮食 0阅读 回答者:admin

今天给各位分享子成的意思百科大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子成名字的含义是什么意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子成是什么含义
  • 2、生 死 契 阔和 与 子 成 说 是什么意思?
  • 3、与子成说是什么意思 与子成说解释
  • 4、生死契阔 与子成说什么意思
  • 5、子成和子晨哪个的含义比较好?
  • 6、此生契阔与子成说的意思

子成是什么含义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

3. 动物的卵:鱼~。蚕~。

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

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

14. 姓。

成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

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

3. 变为:长~。变~。

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

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

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

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

8. 十分之一:增产三~。

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

10. 姓。

子成:后辈人可以,年轻人能行。

生 死 契 阔和 与 子 成 说 是什么意思?

契阔即聚散、离合,成说即约定、成议、盟约,意为无论生死离合我们都要在一起,这是我们当初早已说好的约定。出自《国风·邶风·击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典型的战争诗。

虽然古文中“说”字经常通假成“悦”,可此处例外。(从古至今《诗经》翻译著作一般多用此释义,较为通用。另有,成说(yuè),同“诚悦”,从内心相爱悦。与子成说,和你相亲相爱。此释义在少数《诗经》翻译著作中亦存在,较为罕见。)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几种不同说法。一种是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前人亦称“卫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伐郑。此说由《毛诗序》首倡:“《击鼓》怨州吁也。”“卫州吁用兵暴乱,使公孙文仲将而平陈与宋,国人怨其勇而无礼也。”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

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夏,卫联合陈、宋、蔡共同伐郑。许政伯认为是指同年秋,卫国再度伐郑,抢了郑国的庄稼。这两次战争间有兵士在陈、宋戍守(《诗探》)。

另一种是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提出“鲁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卫穆公兵救陈”说:“此乃卫穆公北清北之盟,求陈为宋所伐,平陈、宋之难,数兴军旅,其下怨之而作此诗也。”

姚际恒以为《毛诗序》所说“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而被晋所伐之事。清代学者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是“戍卒思归不得之诗也”。

今人多以为姚说较为合理。不管是哪种背景,可以肯定的是:此诗反映了一个久戍不归的征夫的怨恨和思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风·邶风·击鼓

与子成说是什么意思 与子成说解释

1、成说(shuō),定约、成议、盟约。与子成说,和你立下誓言、和你约定好。虽然古文中“说”字经常通假成“悦”,可此处例外。(《诗经》翻译著作一般多用此释义。权威辞书如《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辞海》等,也用此解。)古代仅指战友情。

2、成说(yuè),同“诚悦”,从内心相爱悦。与子成说,和你相亲相爱。(此释义在少数《诗经》翻译著作中亦存在,较为罕见。不过从后一句,“与子偕老”的“老”字来看,读成说(yuè)的可能性非常的大;因为“老”字是形容词,“悦”也是形容词。相反,“说(shuō)”是动词,不协调,不工整。)

生死契阔 与子成说什么意思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的意思是: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出自:《诗经》“邶风”里的《击鼓》篇。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译文:

战鼓擂得镗镗作响,战士踊跃操练刀枪;国都、漕邑筑城墙,独我从军奔(bèn)南方。跟随将军孙子仲,平定他国陈与宋(陈国、宋国);久久不能把家回,忧心忡忡心儿碎。哪里停军把营扎?慌了神儿丢了马;哪里寻它哪里找?荒野林下卧芳草。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别时握住你的手,白头到老此生休;我声声叹息今离散,不能相见多悲叹;我声声叹息天涯远,不能信守誓言把家还。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前人亦称“卫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伐郑。此说由《毛诗序》首倡:“《击鼓》,怨州吁也。”“卫州吁用兵暴乱,使公孙文仲将而平陈与宋,国人怨其勇而无礼也。”

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夏,卫联合陈、宋、蔡共同伐郑。许政伯认为是指同年秋,卫国再度伐郑,抢了郑国的庄稼。这两次战争间有兵士在陈、宋戍守(《诗探》)。

姚际恒以为《毛诗序》所说“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而被晋所伐之事。清代学者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是“戍卒思归不得之诗也”。今人多以为姚说较为合理。不管是哪种背景,可以肯定的是:此诗反映了一个久戍不归的征夫的怨恨和思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邶风·击鼓

子成和子晨哪个的含义比较好?

其实各有各的特点,自成的话有,成功,成全,变为,成为,百炼成钢,成果,成就,已定的,定形的意思,而子晨则有姓的意思,也是早晨,有时也泛指半夜以后到中午以前的一段时间,我觉得本身已经有姓了的话还是子成比较好, 只是呢,感觉子晨比较好听

此生契阔与子成说的意思

此生契阔与子成说的意思是无论生死离合,我都与你立下约定(立下誓言)。

原文:《诗经》“邶风”里的《击鼓》篇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翻译: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别时握住你的手,白头到老此生休。

这句话原本是战士之间的约定,现代成语多运用执手偕老,形容爱情的永恒。 而在种种承诺面前,爱情的承诺应是最动人心魄的了,平凡而真诚的诺言最为感人。两千四百年前的承诺至今在耳久久回荡,令人感慨岁月所难以磨灭的记忆与回答。

扩展资料:

赏析

本诗描写兵士久戍不得回家的心情,表达渴望和平的强烈愿望。诗从出征南行写起,再写了战后未归的痛苦,又写了战士之间执手相约,一直到最后发出强烈的控诉,次第写来,脉络分明,而情感依次递进。叙事中推进着情感的表达,抒情中又紧连着情节的发展,相得益彰,而自然天成。

“契阔”二字,《毛诗》训成“勤勉”,从下一句的“于嗟阔兮,不我活兮”来看,这个两个阔字应意思相同,是别离的意思,契为聚合之意。活,是“佸”的借用,相会之意。“于嗟洵兮,不我信兮。”感慨相隔遥遥,无法兑现自己的誓言。这个誓言是给心爱的袍泽许下的白头偕老的信。

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死生契阔,与子成说”这样诗的韵脚,就成为ABBA式了。本来“死生契阔,与子偕老”,是“成说”的内容,是分手时的信誓以“阔”与“说”韵,“手”与“老”叶韵,韵脚更为紧凑,诗情更为激烈,所以作者把语句改为现在的次序。”

关于最后两节,很多人更偏向于“亲情爱情”的主题。也就是说,诗人在绝望中回忆起当年与妻子执手泣别的情形,他对她说,无论生死离合,我与你都说好了,此生牵着你的手,与你共白头。

可是,如今我们相隔万里难以再见,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个誓言我恐怕坚守不了了。这两节反映了夫妻间深沉、坚贞的爱情,然而,此种感情最终被战争消磨殆尽,这样就更深刻地揭示出“厌战”的主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句子)

关于子成的意思百科大全和子成名字的含义是什么意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友投稿及网络整合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1765130767@qq.com。

本文地址:https://www.lnsss.com/shenghuo/yinshi/820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