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又叫高笋,营养丰富,口感鲜美,有“水中人参”的美誉。
茭白的茭白在市场上较受欢迎,而随着市场需求扩大,茭白的种植户也是越来越多,种植前景很不错。
茭白是不耐连作的作物,轮作在茭白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茭白以分蘖和分株进行无性繁殖,北方无霜期短,以栽植单季茭为主,单季茭适于春栽。南方无霜期长,单季茭和双季茭均适种植。
很多农村种植户反应说:头两三年产量较高,上市也早,但以后产量就逐年下降。那么茭白到底如何耕作呢?如何采收呢?
茭白是什么东西?
茭白别称高瓜,古人称之为“菰”,在唐代以前被当作粮食作物栽培,种子叫菰米或雕胡,“六谷”(稌、黍、稷、粱、麦、菰)之一。
后来人们发现有些菰因感染上黑粉菌而不抽穗,且植株毫无病象,茎部不断膨大,逐渐形成纺锤形的肉质茎,这就是现在食用的茭白。
茭白具根状茎,地上茎可产生23次分蘖,形成蘖枝丛,秆直立,粗壮,基部有不定根,主茎和分蘖枝进入生殖生长后,基部如有茭白黑粉菌寄生,则不能正常生长,形成椭圆形或近圆形的肉质茎。
茭白的叶片扁平,长披针形,先端芒状渐尖,基部微收或渐窄,一般上面和边缘粗糙,下面光滑,中脉在背面凸起。
茭白的叶鞘长而肥厚,互相抱合形成“假茎”。花果期秋冬,圆锥花序大,颖果圆柱形。
茭白属喜温性植物,生长适温10~25℃,不耐寒冷和高温干旱。平原地区种植双季茭为多,双季茭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对水肥条件要求高,而温度是影响孕茭的重要因素。
茭白根系发达,需水量多,适宜水源充足、灌水方便、土层深厚松软、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的黏壤土或壤土。
茭白原产中国及东南亚,目前把茭白作为蔬菜栽培的只有中国和越南,其中又以我国栽培最早。
主要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河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香港、河南、湖南、湖北、海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黑龙江等地均有种植。
余姚茭白算河姆渡镇最为闻名,现年产茭白5万吨,河姆渡镇万亩无公害茭白基地先后被列为宁波市二级蔬菜基地、上海蔬菜集团茭白供应基地、浙江省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基地。
茭白主要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微量胡萝卜素和矿物质等。
嫩茭白的有机氮素以氨基酸状态存在,并能提供硫元素,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容易为人体所吸收,但由于茭白含有较多的草酸,其钙质不容易被人体所吸收。
医用茭白清湿热、解毒、催乳汁,其中的豆甾醇能清除体内活性氧、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从而阻止黑色素生成,还能软化皮肤表面的角质层,使皮肤润滑细腻。
茭白高产栽培技术
1、轮作的类型
茭白田的轮作有同是水田的不同作物轮作和水旱轮作。水田轮作主要是茭白与水稻、席草、水藕、荸荠、慈菇等作物的轮作。
茭白与水稻轮作,茭白采用双季茭品种,夏茭采收后即进行耕耙整地,施足基肥,栽插单季稻或连晚粳稻,两作生育期互补,均能获得高产。
茭白与席草轮作单季或双季茭白秋季采收后进行整地、施肥,栽种席草。茭白田的水旱轮作主要是与旱地瓜果蔬菜轮作,主要有:秋茭―夏茭―夏秋白菜―茄果类―越冬棚栽―秋茭;
秋茭―夏茭―夏秋白菜或萝卜―秋冬菜―春茄果类―秋茭;秋茭―夏茭―秋茄果类―冬春菜―秋茭等。这些轮作方法都是一季秋茭,夏茭后改种旱地蔬菜。
水旱轮作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是解决作物连作障碍因子的最佳办法。村小农网,让农民这一职业时尚起来!
浙江黄岩的茭农在茭白种植上,还采用了一种畦沟对换的种植方式,也就是在同一田块种植茭白,每年整地移栽时把上一年茭白田的沟改为畦,把茭白田的畦改为沟。
这种方式同样起到了一定的轮作效果,对克服连作障碍具有一定的作用。
这种方式结合其它肥水管理措施,在黄岩当地一些田块连续种植茭白近十年,茭白同样没有明显的减产,品质不下降。
2、水旱轮作增产机理
一些茭农对茭白田轮作的作用认识不足,往往采取多年连作,有的甚至移栽一次采收几年,严重影响了茭白的产量和品质。
据调查,茭白连作两个生产周期以上,每个周期产量递减10-15%。
水旱轮作的增产原因是:
1、能明显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特别是降低土壤的容重,增加土壤的通气透水性,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效果显著,对土壤养分的释放和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2、能减轻作物病害,茭白连作后,纹枯病和胡麻叶斑病明显上升。连作时间越长,病害就越重。而水旱轮作后,发病率明显减轻。
3、能提高肥料利用率,茭白连作的土壤中,磷、钾耗用量大,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水旱轮作后,则可充分利用地力,提高肥料利用率。
4、能减少田间杂草,水旱生态环境的改变,不利于同一类杂草的连续繁殖增长,能明显减少杂草的为害。
3、间套种与立体种养模式
茭白田的耕作除了轮作外,也可实施间套种。茭白田的间套作物主要有水稻、菱、藕、水蕹菜等水生作物,当然也可与小麦、油菜或旱地蔬菜进行间套种。
间套种方法可采用间行或间多行种植,也可采用田块四周和中间位置间种。
茭白田采用间套种,能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改善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性;降低茭田水温,使秋茭提早结茭;减少茭田行间杂草;效益较好。
为进一步提高茭白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近年多地还出现了茭白与田鱼、青虾、黄鳝、螃蟹、鸭子等共生共育的立体生态种养模式,都取得了较好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