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这个县,人口超70万,名字取“安宁晋福”之意!
河北省,简称“冀”,与河南省相对应,河北省因位于黄河以北而得名。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北为燕山,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
河北地处中原地区,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有“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称,是英雄辈出的地方。
截至2020年6月,河北省下辖11个地级市,共有49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91个县、6个自治县。
其中,就宁晋县来说,人口超70万,隶属于河北省邢台市。
宁晋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邢台市东北部,东与新河县、衡水市冀州区、石家庄市辛集市交界,西与柏乡县相连,南与隆尧县、巨鹿县接壤,北与石家庄市赵县、晋州市毗邻。
在历史上,宁晋县这一建制始于唐朝时期,名字取“安宁晋福”之意!
一
首先,宁晋县隶属于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地处冀中平原中南部,属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地势低平,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自然坡降1/4000。
全境最高海拔36.5米(米家庄),最低海拔24.4米(孟家庄),高差12.1米。
受诸多自然条件影响,境内形成西部扇缘冲积平原、东北部河流冲积平原、东南部滞洪洼地三个地貌单元。
宁晋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大陆性气候显著,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高湿,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
二
就宁晋县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时期,该地区先属邢国,后成为晋国的疆域。
到了战国时期,魏赵韩三家分晋,今河北省宁晋县一带成为赵国的疆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秦朝。在郡县制下,今邢台市宁晋县一带属邯郸郡这一建制。
西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设立杨氏县(治所杨氏城邑位于今城关)、廮陶县(治所位于杨氏城南14.5公里处),于杨氏县东北部封置禾成侯国,均属巨鹿郡。
东汉,复将杨氏县、廮陶县归属冀州刺史部巨鹿郡,郡治由巨鹿(今平乡县)迁至廮陶。建安十七年(212年),廮陶县改属冀州魏郡,不久复属巨鹿郡。
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宁晋县一带成为曹魏的疆域。
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废杨氏县,并入廮陶县,属冀州巨鹿国。
三
永安二年(529年),置廮遥县,县治杨氏旧城(今城关),属殷州南巨鹿郡。
北齐,废廮陶县,并入廮遥县,属赵郡。隋开皇六年(586年),廮遥县更名为廮陶县,属赵州赵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赵郡改为赵州,廮陶县属之。
天宝元年(742年),唐朝将廮陶县改为宁晋县。
对于宁晋县来说,名字取“安宁晋福”之意,隶属赵郡(赵州)未变。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河北路分为东、西两路,赵州属河北西路,宁晋县随属之。
宣和元年(1119年),赵州改为庆源府,宁晋县属之。
太宗六年(1234年),元朝废赵州,置永安州,宁晋县属之;太宗七年(1235年),废永安州,复名赵州,宁晋县属之。
四
最后,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宁晋县属直隶中书省赵州。
后改中书省为京师,改路为府,宁晋属京师赵州。清初,仍属赵州。
雍正二年(1742年),赵州升为赵州直隶州,宁晋县属之。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为避宣宗名讳“旻宁”,改“宁晋”为“甯晋”。
到了1913年,复名“宁晋”,属直隶省冀南道。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宁晋县属之。1
970年,成立邢台地区,宁晋县属之。
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宁晋县改属邢台市管辖。
截至2019年底,宁晋县下辖13个镇,3个乡,1个街道,总面积达1110.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74.3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