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指丧失生命,生命终止,是生存的反面,从哲学上说,死亡是生命结束,而且所有的本来维持其存在的属性的丧失,不可逆转的永久性地终止。
美国曾经有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当人类心脏停止跳动后,大脑还会继续运行,换而言之,人类的大脑意识到已经死亡这个事情。
但在古代死和亡是两回事,有时能连用,古人认为,死就是死,亡有着逃跑的含义,比如:“亡羊补牢”,意思丢了羊再出栅栏,有时候也用于军事,指死了多少人或跑了多少人。
不过古人对于死有所忌讳,汉语人的死亡描述的词汇有极其丰富,根据研究死的不同说法有两百多种。
(2)天子死:“驾崩、山陵崩、归西、驾鹤归西、驭龙归西、殡天;诸侯或后妃死:薨(或薨逝、薨亡);大夫死:卒;士死:不禄;庶人之死才称死。”
(2)民间说法:“过世、过去了、过了、去了、走了、返乡、回去、离开、长眠、先走一步、老去、做老人、作古、千古、上西天、老了、归西、落叶归根。”
(4)宗教说法:佛教称,圆寂(西去);道教称,仙去(仙游)。
但在现实中,有一部分人没有目睹过尸体,只是在新闻或者影视剧中看到面对尸体,身体却产生恐惧感或是全身发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内心在作祟
人类在数百年前的历史长河中崛起,同时也是所有生物中最特殊的一种,因为人类不仅能够创造出不可思议的智慧和文明,还能制造出各种各样的生活工具。
但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大脑也在不断进化,生态地位逐渐提高,在遇见猛兽时,人们会远离它,这种做法趋利避害。
古人十分信奉“鬼神之说”对于人们为何害怕尸体,通俗易懂的就是人们一直相信鬼神的说法,虽然现在很多人嘴上说着不相信,但内心还在挣扎。
尤其是在各种影视剧中,“鬼”的形象被人们刻画出来,甚至相传有人曾被吓死过,至于真假我们就不得而论。
不过经过科学家多年研究发现,人类之所以对尸体产生恐惧,多半是人类体内带有恐怖的基因。
这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中所形成的,这些基因促使人类对尸体在心理上产生恐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心在作祟。
不确定因素
在生活中恐惧大多数来源于不确定因素,因为你不确定某些事是否在自己的掌控范围中,因此才会担心和害怕。
人类害怕尸体,一方面是因为尸体看上去非常可怕,另一方面就是我们面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因为看到这个场景就会想到自己,在机上自己对死亡是不确定的,是未知的,所以才会产生巨大的不适应。
但对于法医来说,面对尸体是他们的工作,平时接触的都是非自然死亡的死者,从他们不断接触之后,会发现死亡不会给他们带来实质性的伤害,所以就不会害怕尸体。
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面对尸体我们尽量要克制自己的恐惧心理,对未知的事情做出大胆尝试,你会发现尸体并没有那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