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实权又居功自傲的傻鸟大臣:1727年11月17日隆科多以大罪五十永远禁锢。
从古至今,傲慢自大的权臣都不会有好下场。
小说《鹿鼎记》中,连小太监们都知道,主子们最忌讳功劳大的部下。
所以部下功劳越大,越不能居功自傲,相反要格外的谨慎。
如果稍微有些张狂,这个奴才就可能惹上杀身大祸,甚至满门遭殃。
这么简单的道理,无数精明至极的大臣却很容易忘掉。
隆科多被雍正弄死,颇有戏剧性。
曾经雍正嘴里的“亲舅舅”,仅仅2年后就成为阶下囚,最终惨死。
很多人不理解,隆科多为什么会有这种下场?
其实,他和年羹尧一样,结局几乎是注定的。
自古以来,做重臣的人有两种最危险:第一,功劳太大的人;第二,不会巴结上级的人。
可以说,隆科多和年羹尧都是这种人,他们不死谁死?
隆科多是满洲镶黄旗人,是康熙皇后佟佳氏的弟弟。他的祖父佟图赖,是顺治帝孝康章皇后的父亲。佟图赖立过很多战功,还曾经当过礼部侍郎,死后被授予一等公爵。
他的父亲佟国维也颇为了得,是康熙的重臣,三次跟随康熙远征噶尔丹,最终做到了一等公。
而隆科多的姐姐佟佳氏,抚养了雍正十多年。
两人关系很好,基本就是养母和养子的关系。因此,隆科多也被雍正称为舅舅。
对于隆科多的能力,康熙还是颇为信任的,更别说两人还有血缘关系。
隆科多很快成为,銮仪使兼正蓝旗蒙古副都统。銮仪使的工作就是明朝的警衣卫,类似于今天中央警卫局,是皇上贴身心腹。
1705年,康熙发现隆科多居功且放纵部下,恼怒的斥责他办事不用心,将其职务全部免除。
不过,1711年隆科多又被重用,成为最为关键的九门提督。
九门提督负责北京的防卫和治安,统帅八旗步兵和巡捕营。如果九门提督想要兵变,皇帝就死定了。而任何人想要兵变、政变,都必须争取到九门提督的认可,不然就是找死。
由此可见,康熙对于隆科多非常信任。
隆科多一路高升,虽没有离开九门提督的位子,却做到理藩院尚书等职务,位极人臣。
自然,康熙也有自己的想法。
当年,皇子们争夺继承权斗的很厉害,各有自己的党羽。朝中大臣多要选边站,只有隆科多是完全独立的。
隆科多最初也曾和大阿哥来往,结果被康熙斥责过一次。之后,隆科多就再也不敢和皇子靠近,最多保持正常社交关系。
就是因为隆科多是中立的,康熙才对他很信任。
1722年康熙病危的时候,只有隆科多一个人在他身边伺候。
而康熙准备传位于老四雍正,也是隆科多传的遗诏。
此时,隆科多对于雍正就很重要。
如果隆科多和其他皇子串谋,直接搞政变对付雍正,后者毫无办法。即便康熙已经有了传位的旨意,也等于废纸一张。
而此时隆科多支持雍正登上皇位,可以说是他得大功臣。
自然,野史说,本来康熙是写“传位十四子”,隆科多亲自改为“传位于四子”。所以,雍正非常感激隆科多,事后却只能杀他灭口。
这当然是不可能,是无稽之谈。
雍正的诏书使用汉文和满文写为两份,满文那份隆科多就没法去改,等于没用。
实际上,隆科多只是拥护雍正有功。
雍正上台后,大力提拔隆科多,后者成为总理事务四大臣之一,吏部尚书加太保。
此时的隆科多飘飘然起来,认为自己是权臣,又是雍正的舅舅,谁敢得罪?
于是,隆科多仗着皇帝的宠信,开始结党营私,还试图掌握更多的权力。
很多官员都是隆科多举荐,都是他的人。
作为吏部尚书,隆科多可以不动声色的任命自己的党羽,这就犯了很大的忌讳。
而隆科多一直都纵容部下胡来,此时权倾一时,部下更是无所不为,口碑非常不好。
雍正此人冷酷无情,是一个六亲不认的政治家。
他开始之所以重用隆科多,主要是没有坐稳位子,要对付其他兄弟可能的叛乱。
在快刀斩乱麻解决了兄弟们之后,雍正当然不允许权臣的存在。
满清到了雍正时代,已经高度中央集权制。
康熙时代,康熙用尽全力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建立了南书房制度,将大部分权力捏在自己手上。
在这之前,国家大事需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这些满洲王公贵族的地位很高,有时皇帝也必须收回成命。
而雍正稍后更是厉害,直接建立了军机处。军机处成立以后,皇帝可以跳过内阁行使权力。而军机处的大臣只有建议权,根本没有决策权。
也就是说,大小权利都被雍正自己掌握。
虽然雍正最终因此活活累死了,但权力至少高度集中在他手中。
雍正要夺取所有的权力,那么权臣当然要除掉。
既然有了这种念头,别说隆科多只是假舅舅,就算亲舅舅甚至亲爹,也一样要倒霉。
于是,雍正上台才2年多,就开始对付隆科多,在各种场合对他进行打压。
隆科多不是笨蛋,也发觉情况不对。在几个月后,隆科多主动提出辞去九门提督。雍正顺势同意,让心腹巩泰接手。
此时,隆科多想要全身而退,是不可能的了。
他的党羽众多,即便退了也有很大势力,必须铲除。
雍正五年(1727年),诸王大臣会议定隆科多四十一条大罪。
而年羹尧也被雍正严重警告,次年就被赐死。
雍正原意是要杀死隆科多,考虑毕竟有血缘关系,将斩立决改为永远监禁。
结果第二年,隆科多就死于囚禁的3间房子内,时年70岁。
一般认为,隆科多不是被赐死,就是自杀而死。
至于年羹尧的下场更惨,儿子年富也被斩首,其余十五岁以上的儿子发配广西、云南、贵州充军。
自古伴君如伴虎,尤其是有政治野心的大臣,基本都没什么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