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无恩论”是什么意思?孔融对“愚孝”的批判,值得我们深思!
几乎每个人小时候都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父母老师用它来教导我们要谦让友爱,不能自私。但很少有人知道,孔融还提出过“父母无恩论”的思想。
什么叫“父母无恩论”
不看语境,不带原文地看这几个字很容易给人造成孔融“不孝”的错觉,更有人用这个理论来诡辩为自己不孝顺父母的依据,认为连孔融都不孝顺,自己更没必要孝顺父母了。那么,父母无恩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他在原文中是这样说的“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翼为?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父母相互动情才会有子女,孩子在母亲肚子中孕育就像在瓶子之中,等到成熟,孩子就降生了。
对于古文的理解并不能浅显地去分析句子表面的意思,能流传下来的古文每一句都有其深刻的内涵。孔融这句话并不是倡导孩子不孝顺父母,否认父母对孩子的生养行为,而是父母不要只以为对于孩子的“生恩”去道德绑架孩子,而孩子也不应因父母的生养之恩而不分对错的“愚孝”。
这个观点放在现在的时代会有如此大的争议,可见孔融在当时百善孝为先的封建社会环境下还能提出这样的想法可谓是很超前了。
什么叫“愚孝”?
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长辈要求子女去做不合法或不合理的事情时,子女也可以无条件的满足。
《二十四孝图》上有一个“埋儿奉母”故事,讲的是晋代一个叫郭巨的“孝子”家庭贫困,为了供养母亲想把儿子埋掉,幸而挖出了一坛金子,儿子才逃过此劫。
大多数人有一个很大的知识误区,就是认为提出“仁孝”的孔子是提倡这种“愚孝”的,其实并不然,孔子曾怒斥愚孝的曾参“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
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
意思是,明知父亲大怒之后会打人还站着不动让他打,若是一棍子把你打死了,你岂不是陷父亲与不义吗?如果让父亲担上杀人的罪责,你不是更加不孝吗?
孔子旗帜鲜明的指出,不分原则的听从父母而将他们陷入不义之地才是真正的不孝。
什么才是真正的“孝”?
最关键的一定是不要事事顺从,做到孝而不全顺。对于长辈的无理要求和错误的行为要耐心地讲解说明,帮他们从根本上改变对于这件事的看法,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之处。
这样可以从根源上杜绝此类要求和做法在子女不注意时再次出现,甚至长辈为了达成此事自己偷偷去做,最后产生的后果才是身为子女最不想看到的。
其次,满足长辈的必要的物质需求。经济基础才能决定上层建筑,只有让父母不为生存发愁是每一个子女应该做的。
最后,满足长辈的精神需求。一个人的健康不只是包括身体的健康,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健康。人类是群体性的生物,而退休后父母的社交圈几乎消失,他们很多人都跟不上时代进步的潮流,有些甚至连手机都不会操作。
同时自己认识的朋友一个个的去世或生病,也会从内心有一种恐慌感。
有条件的话多回家看看,就算只是简单的陪伴,听听父母说说最近的近况或者回忆年轻时的绚烂,对于父母都是很好的慰藉。
离家太远或工作太忙的人也不应该忽略父母,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打一个电话,开一个视频都是很方便的,不要拿太忙作为忽略父母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