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古寻今」隆兴寺九绝之一——毗卢佛。
毗卢殿原是正定八大寺院之一崇因寺的主殿。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1959年因寺院残破,为便于保护将其迁建于隆兴寺内。
大殿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五间,重檐歇山顶。上面悬挂的“毗卢佛殿”匾额为乾隆皇帝所书。
殿内正中供奉一尊铜铸毗卢佛像。“毗卢”是梵文“毗卢遮那”之略称,意思是“光明遍照”“遍一切处”。毗卢佛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法身佛,密宗称其为“大日如来”,并把他作为最高的尊奉对象。《佛学大辞典》记载:佛有三身,分别是法身、报身和化身。
分别用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来象征。法身——毗卢遮那佛,是本体之法性,故称法身;报身——卢舍那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的智慧佛身;化身——释迦牟尼佛,是表示随缘教化、度脱世间众生而现的佛身。
关于毗卢佛,周叔迦在《法苑谈业》中记载:“毗卢佛的莲座,每一莲瓣上有一尊小佛,那是应身释迦佛。这一莲瓣代表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整个蓬座代表华藏世界。”
毗卢佛像高6.42米,由三层四身相连、面向四方的坐式毗卢佛和三层莲座摞置而成,自下而上依次缩小。三层圆鼓型莲座的千叶莲瓣上均铸有一坐式小佛像,形态各异,千姿百态,形成“千佛绕毗卢”的格局。
三层莲座上各有一层四面毗卢佛像,面相端严,双手于胸前作毗卢印,共计12尊,每尊毗卢佛都头戴五佛冠,整尊造像共计大、小佛像1072尊。铜像下有一石雕的仰莲台和雕有兽首及佛教八宝图案的基座。
基座下置一方形的石质须弥座,纹饰繁缛,雕工精良,上面雕有回纹、莲花、龙首、水浪纹及绶带。最引人注目的是须弥座束腰的中心部位,正背两面雕刻五只蝙蝠围绕在一个圆圆的“寿”字周围,寓为“五福捧寿”,两侧面雕刻一”卍“字,合起来则有着万寿无疆的寓意。
这尊形制独特、设计巧妙、制作精美的毗卢佛像,反映了当时铜铸工艺的先进水平。凡来过隆兴寺的人都对如此精湛的技艺赞叹不已。
这尊精美绝伦的毗卢佛是明代万历皇帝予其生母慈圣皇太后所御制。慈圣皇太后笃信佛教,一生有许多好佛之举,京师内外许多寺院的兴建、扩建都得到了她的大力支持,此佛像正是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佛教寺院供奉毗卢佛屡见不鲜,但此尊造像构思之巧妙,造型之独特,做工之精细,是其他同类造像远不可及的,实为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堪称海内孤例,因此被列入“隆兴寺九绝”之一。2015年对该殿进行了现状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