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当上皇帝,本身就意味着:开国功臣与开国皇帝的权力之争已经结束了。
而且,这一局,是以功臣成功夺权结束的。
李世民本人,就是大唐开国的第一功臣。
只不过,李世民既是功臣,也是皇子,因此,功臣与天子权力之争,是以皇族内斗斗争的方式展开而已。
最终,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成功夺权,登上皇位。
大唐开国功臣与开国皇帝的权力之争,以首席功臣的胜利而告一段落。
而这也意味着:再没有其他功臣可以挑战皇权了。
再无功臣可以挑战皇权
之所以要“兔死狗烹”,主要还是开国功臣的权力、威望过大,对皇权构成了威胁。
比如,刘邦之所以要除掉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主要还是这些异姓王地方权力过大,构成了对皇权的威胁。
这也难怪,当初刘邦被项羽打得喘不过气来,为了改变局面,不惜“欲捐关东等弃之”,把关东全部封赏出去,以争取韩信、彭越、英布等人的支持。
因此,彭越、英布都形成了自己的势力,裂土封王、割据一方,甚至可能威胁皇权。
所以,刘邦当然要迫不及待地消灭英布、彭越了。
对李世民来说,则不存在这些问题。
大唐开国战争中,虽然将星闪耀,但大多是在李世民的统一调度下建功立业的,未形成自己的势力。
只有李孝恭、李靖,独当一面,平定了南方。
不过,与在征战中吸纳山东豪杰的李世民不同,或许是南方割据政权太不经打,或许是李孝恭、李靖避嫌,也或许是李靖用兵太牛逼,唐军平定南方风驰电掣,轻轻松松,李孝恭、李靖都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吸纳南方英雄(只有岑文本后来成为重要文臣,其他人皆没有进入高级权力圈),形成自己的势力。
因此,李世民夺权后,没有形成自我势力的功臣集团足以威胁皇权!
府兵制,可防范武将尾大不掉
不仅如此,李世民也基本不必担心武将以后形成自己的势力。
唐初形势的府兵制。
府兵们,平时在家务农,并由各卫、率负责组织训练。遇有调动时,由于天子派出的武将统一指挥。
战事结束,“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也无握兵之重,可以防微杜渐,绝祸乱之萌也“。
兵是朝廷的兵,将是朝廷的将。他们不会成为高级武将的私人势力,也就不太可能对皇权造成实质威胁。
用法得当
当然,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再完善的制度,也是可能被”有心人“找到漏洞的。
要不然,李世民自己的“玄武门之变”是怎么来的呢?
所以,李世民还需要妥善安排武将,避免再有“玄武门之变”的发生。
李世民既要充分发挥武将的才能,又要防范武将形成自己的势力。
因此,李世民对武将们的安排颇为讲究。
1、对于李靖、李勣这样的统帅人物,李世民采取的方略是“出将入相”。
他们平时一般不统兵,多在朝中为相,参与政治事务。
李靖等人虽然“文武兼资”,但相比于惊人的军事才能,政治才能与房玄龄、魏征等人还是与差距的,所以,“入相”期间,其实际政治影响不大。
而“出将”统兵,一旦战事结束,都要回朝,所以在军中虽然威望高,但是自己的势力也不大。
因此,“出将入相”,地位显赫,但无论在朝在军,其影响力都得到了严格控制。
2、对于尉迟恭、张士贵等人,李世民采取的是“定时调遣”。
以尉迟恭为例,他基本上每4年调整一次工作岗位。时而宿卫宫禁,时而去不同地方外出坐镇。
如此,将领即便有心培植私人势力,时间也不足,而下面的人知道你隔一段时间就会被调走,也不可能贸然将自己的升迁荣辱、身家性命托付于他。
因此,贞观朝的武将们,既能逃脱“兔死狗烹”的命运,也能继续为大唐建功立业。
感谢李靖、李勣
当然,如果国防环境长时间高度紧张,那么,朝廷就一定需要大将长期领大军,武将仍然可能形成自己的势力,引起天子的不安。
比如:明初时,军户制度理论上已经防范了武将权力过重。
可是,由于与北元的战争久拖不决,朱元璋又需要依赖蓝玉、冯胜等人长期统领大军(有时大军达30万之众),东征西战。
所以,频繁统领十万、甚至三十万的军的蓝玉、冯胜等人自然也就上了朱元璋的“黑名单”。(当然,最后,北方坐镇的燕王还是夺了建文帝的帝位,只不过和李世民一样,被归入皇族内部夺权类)
所以,唐初武将能够与李世民长期保持互信关系,还得感谢李靖、李勣(尤其是李靖)杰出的军事才能。
唐初的对外战争,往往用兵规模大,且干净利落。
唐灭东突厥,李靖、李勣统10万军,几个月的时间,就讨灭了东突厥。
唐灭吐谷浑,李靖统7万军(实际参战只有4万),半年即灭人之国。
贞观朝的对外战争,统帅领军最多不过10来万,费时通常不过数月,直接灭人之国,干净利落!
打胜仗,大家都开心;不必久握重兵,大家也都安全!
稳定传位
功臣的最后一道坎,是天子年事已高,考虑帝位传承的时候。
一般来说,天子年富力强时,是有信心驾驭武将的,但天子年纪大了,顾虑后代压不住,才会“拔刺”。
所以,史书给刘邦、朱元璋铲除功臣找台阶时,都会加上一句“帝春秋高”。
刘邦中年起兵,早在怀王手下时就以“年长”著称。等到他平定天下时,已经人到晚年,到他快去世时,韩信才30多岁,他怎么能放心呢?
朱元璋平定天下时,正值年富力强,因此早期也没有大杀功臣。
直到晚年,深感太子仁弱,才开始“拔刺”。蓝玉、冯胜、傅友德,都集中在朱元璋生命的最后几年被除掉。
李世民参与起兵时才18岁,登基时才26岁,而且在吃仙丹以前身体一直很棒。
所以,功臣宿将们,大部分在李世民身体棒棒时就走了,李世民完全没必要向刘邦一样急切地除掉“后患”。
而在传位问题上,由于李世民的识人之明,他也根本不为传承担心。
按道理说,李世民去世时,太子李治22岁,比后来丢掉皇位的建文帝也大不了多少。
可是,与只能留下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儒生的朱元璋不同,李世民对自己留下的顾命班底很有信心。
“功臣第一”,并一直支持李治的长孙无极,有“忠烈”之名的褚遂良,他们政治能力突出,有门阀基础,但并无军事基础;而李勣战功卓著,但一来素有“纯臣”之名,二来出身寒微,没有门阀基础。
同时,当时大唐武将中,薛仁贵、苏定方已经冉冉升起,但还未成气候;老一代将领中程知节等人虽位为功臣,但是影响一直不大。
所以,政治才能出众却无军事威信的长孙无忌、褚遂良,以“纯臣”李勣组成的新一代辅政班子,既能确保忠诚,又能压制任何跋扈文武。
事实也证明:这些顾命大臣能力突出,对大唐忠诚,为大唐的继续稳定发展立下大功,但其当天子(或武后)因各种要收拾他们时,他们也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君臣都是人,都有感情,但君臣关系的本质仍然是权力关系。
李世民杰出的战功、能力,使他登基时,满朝没有任何可以与之匹敌的功臣对手。
府兵制的完善,从制度上防微杜渐,限制了武将拥兵自重的机会。
李世民对武将的人事安排,又使武将没有利用职权之便培植自我势力的机会。
而李靖等人杰出的军事才能,以极高的效率结束战争,又使初唐名将功成名就而不长期领兵,不危皇权,君臣彼此得以融洽想处。
最后,李世民对权力平衡的微妙把控,使他得以确保一个既能平稳过度又能不危皇权的顾命班子,君臣彼此自安,不必“拔刺”。
李世民是幸运的,能有如此多能争善战的名将们为大唐建功立业。
贞观朝的名将也是幸运的,遇到李世民,既能不被“兔死狗烹”,又能继续发挥军事才能,建功立业。
君臣一心,开创盛世,成就一段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