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608年-664年)是一代女相上官婉儿的祖父,陕州陕县人,其父亲上官弘在隋炀帝时期官至江都宫副监,全家人都去了江都。
大业末年,上官弘因得罪了当时的陈稜而被杀,此时的上官仪年仅9岁,上官仪年幼,被仆人藏匿在家中。
后来上官仪出家当了和尚,他潜心下来研究佛学经典,而且经书子集非常熟悉,擅长写诗词歌赋。
唐太宗贞观初年,18岁的上官仪已经是名声大噪,得到了当时扬州都督杨复恭的赏识,杨复恭对他礼遇有嘉。
而且也出钱让上官仪科举,上官仪考中进士以后,唐太宗也非常欣赏他的才能。
唐太宗李世民诏授上官仪为弘文馆直学士,任秘书监等职务。
上官仪的诗多应制、奉和之作,婉媚工整,词藻华丽,诗意高雅,适合宫廷需要,故士大夫纷纷仿效,被称为“上官体”。
上官仪又归纳六朝的诗歌,提出了“六对”和“八对”之说,他才是大唐文坛上最厉害的人物,李白和杜甫都只能排在他的后面。
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下令编修《晋书》,上官仪也参与编书之中,唐太宗封上官仪为起居郎,此时的上官仪38岁。
唐高宗继位以后,上官仪历任秘书少监、中书侍郎等职,龙朔二年(662年),上官仪被封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参与朝中大事,此时上官仪真正进入大唐的政治核心,参与政事。
麒德元年(664年),朝廷上下都传来了武皇后专政的事情,而且武皇后和道士郭行真在宫中行“厌胜”之术,被宦官王伏胜告发。
高宗大怒,密诏上官仪前往宫中,参与废后的大事,上官仪来到了宫中,对高宗皇帝说,现在朝中的人对于武皇后参与朝政、权倾朝野,敢怒不敢言。
唐高宗也是被上官仪的语言给激怒了,下令上官仪起草废后的旨意,准备在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决定废除武皇后,当时此时的武皇后已经是到处是心腹。
皇帝身边的人都可能是武皇后的人,武皇后的心腹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她,武皇后瞬间摔了脸色,一定要把这个上官仪和参与废后的人,通通一网打尽。
唐高宗和上官仪把废后旨意拟定以后,上官仪走了以后,武皇后进来,对着唐高宗就是一顿大骂,自己为了大唐日夜操劳,而且还得不到好处,现在又要起草废后的诏书。
唐高宗真的是一个惧内的人,面对着武皇后的说辞,唐高宗结结巴巴的,就说这都是丞相上官仪的意见;他们都是干预朝政,而且重用自己的亲信。
武皇后听后大怒,回到了皇后宫后,武皇后马上指使心腹许敬宗诬告上官仪在担任以前陈留王李忠的幕僚时,曾与宦官王伏胜和李忠一起图谋不轨,企图弑君夺位。
这件事情被人告诉了高宗,同年十二月,高宗下令王伏胜以及上官仪父子全部处斩,家产全部被冲入皇宫。
上官仪的孙女上官婉儿和上官庭芝的夫人郑氏全部冲入掖挺,为皇家服务,上官仪死的是真的冤,为高宗建言,结果却被唐高宗给卖了。
上官仪在诗词歌赋方面非常有成就,他可是开创大唐文坛的创作者,如果没有武则天可能上官仪要成为一代文坛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