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和致知的关系是什么-(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2023-06-30 06:21:03 生活饮食 0阅读 回答者:admin

“格物”与“致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要搞清楚“格物”与“致知”的关系,先得弄清楚“格物”和“致知”的意涵。

在《大学》中并没有解释什么是“格物致知”,华杉老师曾经在《跟华杉学儒家思想》课程里调侃说,可能是竹简掉了几片吧,那段内容丢掉了。

而中国历代文人对这四个字的理解都不尽相同。

格物和致知的关系是什么-(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图1)

格物和致知的关系是什么-(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图2)

历代儒家对“格物致知”的定义

汉唐时代的儒家,把“致知”理解为“使得自己有知识”,则把“格物”理解成“把各种东西的来源按照善和恶分类”。如果你能判断善恶,你的行动方向就不会错,获得的知识就是对的。

宋代的朱熹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之所以说要致知,就必须要格物。意思是说,要知道天下事物的道理,就必须研究事物,并穷尽它的道理。

而明代王阳明认为“格物致知”的格是非善恶的标准;而知不是知识,而是良知。也就是说格除物欲的蒙蔽,推致自己的良知。唯有摒除物欲,我们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回归本真。

现在,大家公认的“格物致知”的解释:“格”的意思是穷尽,“物”是指“天下事物之理”。

就是说我们要研究探求一切事物的规律,这叫“格物”。“致知”是指更深地发展我们的知识学问。“格物致知”的意思就是:对外界事物进行深入的认识,使我们明白事物的道理。

我结合朱熹和王阳明的解读,综合提炼为:“格物致知”是指以个人良知和善恶标准为出发点,在实践中探索事物的规律,从而获取真知。

搞清楚了各自的意涵,格物”的“致知”的关系是不是马上呼之欲出了呢?

格物和致知的关系是什么-(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图3)

格物和致知的关系是什么-(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图4)

“格物”是“致知”的前提和基础

先后次序是儒家哲学的一个核心,任何事情都要分清先后。

“格物致知”从顺序上来看,“格物”在先,而“致知”在后,很明显,“格物”是“致知”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善恶好坏的判断标准,没有去探索,是得不到真知的。

就好比“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顺序,为什么?因为耕耘在先,收获在后,问耕耘才有收获。

问收获呢,只会给你带来焦虑和纠结。问耕耘可以改变收获,问收获什么都改变不了,这就是个先后问题。

记得中学时,一次周末跟哥哥一起挖他钓鱼需要的鱼饵蚯蚓,不小心挖断了一只,这才完完全全地看到了真实的蚯蚓横断面。

这可比动物书上的图片来得更加真实,当天我就写下了一篇关于蚯蚓身体横断面结构的说明文,也因此成了范文得以在全班获得了表扬的机会。

这说明,探究事物一定是在获得真知之前。即使是先获得了理论,也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验证,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这才叫真知。

格物和致知的关系是什么-(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图5)

格物和致知的关系是什么-(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图6)

“致知”反推“格物”求真知

知因果而知者,始得真知。——弗兰西斯·培根

人类一直走在求真知的道路上。

正如500年前被贬贵州的王阳明,依照先贤朱熹的“格物穷理”思路,在花园里对着竹子盘腿而坐,盯着竹子格。格了七天七夜,不仅没有穷尽出什么道理,反倒是把自己给格病了。

王阳明断定,朱熹错了!格物穷理根本无法做到。一千年后,朱熹的说法就这样被王阳明否认了。

王阳明认为,《大学》里讲“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八条目是有严格的先后次序的。

如果格物是要格物穷理,要穷尽天下全部事物的全部道理,达到知无不尽才算是格物致知。

那这个任务显然是一辈子也完不成的,那我不是到死也进不了“诚意、正心”的阶段吗?还谈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呢?

就此,王阳明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新解释,“格物致知”的格,不是去做实验搞物理研究,而是格子的格,一个是非善恶的标准;而知不是知识,而是良知。

你看,王阳明通过实践对“格物致知”进行检验论证,其实就是对真知进行校正的一个过程。

最后,王阳明提出“致良知”三个字,而这三个字就能完美总结“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

良知自然会知,你自己心里都知道,都有数。只要你能够做到诚意,不自欺,不自欺欺人,一切自然无往不正,正大光明,走在光辉大道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就自然而然了。

很明显,“致知”反推“格物”,既能校正理论偏差,又能求得真知,尽可能地无限接近“知之至”。

格物和致知的关系是什么-(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图7)

结语

“格物”和“致知”一共有两层关系。

第一层关系是:“格物”是“致知”的前提和基础。有了善恶好坏的判断标准,再去探索,才能得到真知。

第二层关系是:“致知”反推“格物”,既能校正理论偏差,又能求得真知,尽可能地无限接近“知之至”。

而当我们学到事物规律的理论知识,再去实践中反复检验论证,发现其中的偏差,并予以纠正,我们才有可能求得真知,才会尽可能地无限接近穷尽真知的最高境界。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友投稿及网络整合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1765130767@qq.com。

本文地址:https://www.lnsss.com/shenghuo/yinshi/728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