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诗清新自然,这首经典的七绝,通篇不仅抒情同时还很有趣。
公元725年(唐开元十三年),孟浩然从洛阳出发,沿江而下,经过广陵江到达杭州,然后再从杭州到达越州(浙江绍兴),一路上写下了很多的优美的诗歌,每到一处都兴致勃勃,毕竟江南的美景让诗人流连忘返。
孟浩然之所以前往绍兴,并没有其它的目的,只不过是游历江南,以此来增长见识,排解心中的苦闷。
作为盛唐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孟浩然的一生很不顺,数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每一次都名落孙山,最终只好选择放弃,开始去到各地旅行。
绍兴位于浙江的东北部,紧靠杭州湾,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四季风景如画,孟浩然在那里生活过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写下了像《渡浙江问舟中人》。
这种很有趣的作品,之所以说这首诗很有趣,主要是写得很巧妙,全诗运用口语,叙事、写事呈现,写得非常的唯美,也非常的抒情,短短的几名意境高远,读来让人拍案叫绝。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孟浩然,字浩然,公元689年生于湖北襄阳,所以世称“襄阳先生”,其诗清新自然,并且最擅长五绝,作品大多通俗易懂,是盛唐时期最重要的诗人之一。
在这首《渡浙江问舟中人》一诗中,主要是突出一个“问”字,不仅写得很巧妙,同时那份细腻的情感,也为这首诗增色不少,所以看似有一些平淡,但是却表达出了诗人一种诗意化的生活。
唐朝有很多的诗人,应当说都很不幸,而孟浩然的原本是才子,是一位非常有学识,非常有志向的青年,可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以至于他在长安参加科举落第后心灰意冷,开始去到各地旅行。
到了晚年回到故乡襄阳,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从此再也没有去过长安,这也成为了诗人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那这首《渡浙江问舟中人》更多的是表达了诗人一种平静的心态,还有对于人生的一种感悟,所以第一二句就写得非常巧妙,诗人从身边细小的事情开始写起。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落潮之后江面归于平静,已经不起风了,乘坐一只小船与您相从。
这两句仅从字面上来看的话,有一些平淡,好像并没有突出诗歌的主题,其实要结合后两句,这样读才有韵味。
第三四句还是在问身边的人,自然是要突出那个“问”字,也是为了紧扣主题,所以写得更加的巧妙,“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由于风平浪静,小船行驶得很快,不时抬头向天边眺望,您可知道眼前哪一座青山,是我要去的地方?
最后一句写得非常有趣,这样的一种反问,让这首诗有了一种高远的意境,诗人看似随口一问,可是却最能够体现出当时的心境。
孟浩然前往江南旅行,一方面是喜欢江南的美景,还有一方面是排解内心的苦闷。
作为一位大诗人,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学者,可是并没有受到重用,在长安期间非常的不顺心,最终诗人知道在长安生活下去,不会有太多的收获,还不如去外面旅行,以此来增长见识,摆脱那种苦闷的生活。
而这首《渡浙江问舟中人》更像是诗人喃喃自语,全诗尽管是在问身边的人,可是诗人并没有描写对方回答的过程,另外这种信手拈来的写作方式,也使得这首诗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