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
在儒家来说,这是一个传统祭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为中国祭祖的四大节日。在道家来说,七月十五,就是中元节。
传说在中元节这一天,“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徒亦得解脱。”
而在佛家来讲,七月十五,则是盂兰盆节。为什么叫盂兰盆节呢?传说是起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
这个目连是谁呢?他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摩诃目犍连,简称目连。这个目犍连,在佛陀的弟子当中,是“神通第一”。
目犍连在出家前,是古印度摩揭国首富的儿子,他的父亲叫富相,母亲叫青提。他的父亲富相,是个大富长者,非常尊重出家人,把僧尼当成父母来供养。
但他的母亲青提夫人,虽然年轻漂亮,但却非常小气,贪恋财富,没有德行,特别憎恨出家人,把那些僧尼当成自己的敌人。
父亲富相死后,目连决定出外经商,临行前祈求母亲善待僧尼,多多行善积德。
青提夫人勉强答应,但目连走后不久,她就翻脸不认人了,把那些登门化缘的出家人统统赶了出去。
目连回家后,就向母亲询问他走后的情况,青提夫人绝口不提赶走出家人的事,并且立下毒誓:“如果没有行善积德,七天之内不得好死,并且死后堕入阿鼻地狱”!
没想到这个毒誓果然应验了,七天后,青提夫人暴死家中。
后来目连跟随释迦牟尼佛出家修道,当他修成阿罗汉,开通天眼后,就看到他死去的母亲青提夫人,就在饿鬼的行列之中,心中非常难过,于是就送饭给母亲吃。
不料饭还没有送到母亲口中,就化成一堆火炭,根本就没法吃了。目连没有办法,就请教他老师释迦牟尼佛。
佛陀就告诉目连:
农历七月十五,正是出家人结夏安居的最后一天,你要趁着这个机会,准备一些饮食果品,来供养十方大德僧众。你的母亲就可以借着你的这些功德,脱离饿鬼道,升入天堂。
目连按照佛陀所说,在农历七月十五日用盂兰盆盛满了果品饮食供养僧众,他的母亲终于脱离饿鬼道,升入天堂。
后来,佛陀有鉴于目连救母的事情,就推而广之,要求所有佛门弟子,都用盂兰盆布施僧众,以此尽心行孝,报答父母。
而在我国,盂兰盆节开始于梁武帝,后来在民间就广泛举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