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典故叫做“纸上谈兵”,比喻的是只懂得理论,却不懂得灵活运用、实践工作。这一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其中就塑造了赵括这么一个只懂得空谈理论,而毫无战场经验的庸才。
在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著名的长平之战打响。赵孝成王临时决定将赵军主帅的位置,交给熟读兵书的赵括。
年轻激进的赵括与老成保守的廉颇不同,他接受兵权的第一时间,便主动出击,向秦军发动猛烈攻势。而时任秦军主帅的白起则是设计埋伏,假装战败退走,却来了一招暗度陈仓,切断赵军后路,最终将赵军困于长平。
最终,赵军缺水断粮长达四十六日之久。赵括多次亲自率领精兵突围,却都均告失败,而且他本人也在乱箭中丧生。主将阵亡,数十万赵军在投降秦军之后,也是被残忍坑杀。所谓“长平之战,血流漂橹”,这一场惨烈的战役,真可谓是绞肉机一般的战争。
那么,赵国之所以会在长平之战惨败的原因,都是因为只懂得纸上谈兵的赵括吗?如果当时担任赵军主帅的不是赵括,赵国是不是就可以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长平之战,以及一个真实的赵括。
一、真实的长平之战
从公元前260年的5月至10月,长平之战一共持续了5个月的时间。根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记载:
“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在赵括走马上任之前,赵军主帅的位置一直是由“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担任。
可即便是有经验丰富的廉颇坐镇,赵军在面对攻势凶猛的秦军时,也是节节败退,最后败退到了丹河东岸。廉颇彻底被秦军打怕了,于是命令士兵们深挖壕沟,高筑堡垒,就此坚守不出。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在长平之战的一开始,赵军面对秦军就是处于绝对的弱势。而在两军相持对垒之际,比拼的就是双方的后勤保障能力了。秦军虽然千里迢迢从咸阳赶来,但其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力雄厚,粮草辎重的补给都没有落下。
而赵军虽然占据了主场优势,但后勤补给却是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并且,赵国也派遣了使臣前往秦国议和,却也是以失败告终。赵国国内缺粮,而且孤立无援。赵国已经不能再继续以廉颇的战术坚守下去了。那该怎么办呢?
坚守行不通,只剩下一条路——与秦军决一死战。而在《史记·赵世家》中记载:“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孝成王同样三番五次要求廉颇发起攻势,但廉颇依旧坚守不出。最后,赵孝成王出于对整个赵国的考量,才是不得不将廉颇换下。
二、真实的赵括
赵括何许人也?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所述: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赵括是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的儿子。将门出身的赵括,从小熟读兵书,精通兵法韬略。即便是他的父亲赵奢,在谈略兵法一方面,也是自愧弗如。只不过,赵奢却并不因此看好儿子赵括,而是认为他志大才疏,难堪大用。所谓知子莫如父,赵奢的评价的确是一针见血。
就连秦国那边,也是对赵括的性格能力了如指掌。秦相范雎针对这一点,派遣间谍在赵国施行反间计,散布谣言说:
“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
当时,本来就有换将意愿的赵孝成王,也是根据这一说法对赵括开始有所考量。在当时,赵国国内也是青黄不接,并没有多少才堪大用的将领。
赵奢已经去世;李牧尚且年轻;田单则是外人。赵孝成王思来想去,发现合适的人选只有声名显赫、年轻有为的赵括了。
公元前260年7月,临危受命的赵括来到长平,上任后的第一时间,便是选择了主动出击的作战方针。
实际上,这一套方针正是赵国上上下下商量出来的结果,赵括只不过是一个执行者而已。而与此同时,秦国在知道赵括替换掉廉颇之后,便暗地里派遣武安君白起替换掉了王龁。
结果是初出茅庐的赵括,败给了久经沙场的白起。而在当时,白起已经年过六旬,善用奇兵,惯用避实击虚的战术。换做是战国时期的其他名将与之对抗,恐怕也是败多胜少。所以,赵括输给白起,并非是他的才能平庸,而是对手的实力和经验太过强大和丰厚了。
而在赵军被围困的四十六天之内,赵括亦是多次率领精兵突围,表现出了身为一军主将的英勇与责任。最后他战死沙场,也是彰显了武将的价值所在。在历史小说《大秦帝国》中,身为敌将的白起就曾经对赵括有过高度的评价:“使括不死,必为我军大患。”
小结
从长平之战的客观条件和赵括本人的主观条件看,赵国此战的败势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后世的人们总是将赵括视为长平之战失败的关键点,肯定是有失偏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