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 桓温(东晋名将桓温简介)

2023-06-16 23:25:02 生活饮食 0阅读 回答者:admin

功勋卓著还是恶贯满盈,东晋权臣桓温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提到我国历史上存在感较低的东晋王朝,相信大多数人对其印象都是偏安一隅、积贫积弱。

诚然,由于国家被门阀士族所掌控,东晋王朝行政效率相当低下,在统治南方的将近一百年当中也少有锐意进取、蓬勃发展的时刻。

不过,东晋也并非没有尝试过进行改革、发动北伐,而为原本如同死水的东晋带来这种活力的,便是如今饱受争议的桓温。

东晋 桓温(东晋名将桓温简介)(图1)

西晋永嘉六年(312),桓温生于谯国龙亢县,也就是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一带。

据《晋书》记载,桓温是东汉初年大儒桓荣的十世孙,他的父亲桓彝则官至宣城太守,位列“江左八达”之一。

刚出生没多久,桓温便因为啼哭之声嘹亮而被当时的名臣温峤誉为“英物”,桓温的名字“温”也是因此得来。

咸和三年(328),苏峻、祖约之乱爆发,东晋首都建康被攻破,桓彝则在动乱中遇害。当时,年仅十五、六岁的桓温悲痛万分,立誓为父报仇。

三年后,曾经参与杀害桓彝的江播去世,桓温得知后扮作前去吊唁的宾客,在江播灵前手刃其两个儿子,由此名声大振。

据史书记载,长大后的桓温“爽有风概,姿貌甚伟”,因此被选为了南康长公主的驸马,官拜驸马都尉,袭爵万宁县男。

东晋 桓温(东晋名将桓温简介)(图2)

咸康元年(335),桓温外任琅琊内史,在东晋的北部边境积累了理政和治军的经验,也切实感受到了东晋面临的强大外部压力。

建元元年(343),安西将军庾翼被任命为征讨大都督,出兵发动北伐,而桓温则作为前锋小督奉命率兵前往临淮驻扎接应。

可惜的是,就在桓温与庾翼“情投意合”,准备大展拳脚之际,庾翼却于第二年突然病逝。

庾翼去世后,桓温接替其位,被任命为安西将军、荆州刺史,且都督荆、司、雍等六州军事,名义上掌握着长江中上游的兵权。

然而,当时的巴蜀之地正被成汉政权所占据,为了真正控制整个长江中上游,桓温决意伐蜀。

永和二年(346)十一月,桓温上书请求讨伐成汉,又不等朝廷回复便直接率领一万精兵出发。

东晋 桓温(东晋名将桓温简介)(图3)

当时,满朝文武几乎都认为桓温兵力不足,此去必败,然而,桓温一路势如破竹,竟然真的攻入成都,灭亡了成汉。

靠着平蜀之功,桓温被封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临贺郡公,风光一时无两。

然而,与此同时他也遭到了来自各方势力的忌惮,以王、谢两家为首的门阀士族们十分担心如果桓温的权力不断膨胀,终有一日会威胁到自己。

其实,士族们的忌惮不无道理,因为桓温在自己的辖地内确实已经俨然一国之君。

他自行征召士兵、调配物资,甚至不向朝廷上缴赋税、不听从朝廷的征调,只是名义上还尊奉着东晋朝廷。

对此,史书评价道:“虽有君臣之迹,亦相羁縻而已,八州士众资调,殆不为国家用。”

东晋 桓温(东晋名将桓温简介)(图4)

永和五年(349),后赵皇帝石虎病逝,北方陷入大乱,桓温见机会难得,于是上书请求北伐,但未能得到回复。

另外一边,总理朝政的会稽王司马昱为了钳制桓温而重用扬州刺史殷浩,以朝廷名义支持其北伐。

桓温见状,知道朝廷是想要通过扶持殷浩打压自己,便于永和七年(351)十二月直接率领五万大军顺长江而下,进军到了武昌。

很显然,桓温此次进军的目的地并非北方,而是东晋都城建康。

面对桓温的威胁,懦弱胆怯的殷浩直接打算弃官自保,而司马昱则赶忙亲自给桓温写信劝说,并以朝廷名义拜桓温为太尉。

桓温虽然拒绝了任命,但还是选择了撤军。桓温撤走后,殷浩率军北伐,但接连失利,白白消耗了大量粮草军械。

东晋 桓温(东晋名将桓温简介)(图5)

永和十年(354),桓温上书弹劾殷浩,朝廷内部早就不满殷浩,于是同意了将其废为庶人。

自此之后,朝野内外再也没人能够撼动桓温的地位,连史书也感叹道:“内外大权一归温矣。”

没有了来自朝廷的掣肘,桓温终于可以安心北伐,他率领晋军攻入关中,当地遗民几乎都牵着牛、担着酒前来迎接,并激动地表示:“不图今日复见官军!”

可惜的是,由于粮草不足,桓温没能在关中站稳脚跟,还于撤军时遭到了前秦军队的追击。

两年后,桓温第二次北伐,一度收复洛阳,祭拜晋朝历代先帝的陵墓,但他撤军后此前收复的很多地方立刻再度失陷。

此后桓温又多次北上,但要么粮草无以为继,要么因朝廷对收复失地态度消极而没能有所成就。

对于桓温的北伐,《晋书》分析得十分清楚,那就是他想要通过战功积累声望,然后一举颠覆东晋政权,将其取而代之。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桓温未能真正取得北伐的重大胜利。因此,他干脆于太和六年(371)直接带兵入朝废黜司马奕,拥立了与自己颇有“交情”的会稽王司马昱为帝。

东晋 桓温(东晋名将桓温简介)(图6)

此后的两年时间里,桓温不断尝试彻底夺取大权,但以王家王彪之、王坦之、谢家谢安为首的士族重臣竭力阻拦,终究没让他成功上位。

宁康元年(373),桓温病重去世,终年六十二岁。为表哀悼,朝廷追赠他为丞相,赐谥号“宣武”,并以西汉权臣霍光旧例将其安葬。

综上所述,对于东晋朝廷而言,桓温毫无疑问称得上是乱臣贼子,毕竟他带兵入朝、擅兴废立。

然而,对于整个东晋来说,桓温的出现让原本固步自封的国家呈现出了难得的朝气。

换种角度来说,相比于让东晋朝廷继续作为门阀士族统治和压榨底层百姓的工具,或许掌权期间对内改革吏治、抑制兼并、安抚百姓、提拔人才,对外积极收复失地的桓温上台后会带领整个国家走向一条更加光明的道路。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友投稿及网络整合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1765130767@qq.com。

本文地址:https://www.lnsss.com/shenghuo/yinshi/700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