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牛”是什么牛?“孺子”又是谁呢?
这回呢,咱们说一说“孺子牛”,一说这个词儿呢,大家都会想起鲁迅先生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那现在呢,都把这“孺子牛”解释成一种心甘情愿为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我觉得呢,这是一种政治化的解读。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呀,先看看这“孺子牛”的出处。
牛咱就不用说了,那谁是孺子呢?孺子呀,在古代就是指小孩儿,不分男孩儿女孩儿,都叫孺子,尤其是指幼儿。那孺子牛呢,是出自《左传 哀公六年》。
说是这齐景公呀,生了个小儿子,叫荼,又叫孺子,后来他即位后呢,称晏孺子。齐景公特别溺爱这个小儿子,可以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吓着,要星星不给月亮。
有一次,这孺子让齐景公装作一头牛,让他牵着玩,齐景公立即让人拿来一根绳子,把绳子的一头用牙齿咬住,把绳子的另一头呢,就让孺子牵着。孺子高兴极了,他就学着那牧童样子,唉,牵着他这“牛”爸爸猛跑。
这齐景公呢,也挺配合,他就装成牛,边叫边在后面跟着。可是跑着跑着,这孺子一不留神,突然摔了个大马趴,他是摔倒了,可是这绳子可没撒手。
这绳子猛地往前一拽,那头儿呢,可还在齐景公的嘴里咬着呢,这下可好,齐景公咬着绳子的门牙一下给拽掉了一颗,好,满嘴鲜血直流。
这下可把这孺子吓坏了, “哇哇”大哭。这齐景公呢,也顾不上自己了,赶紧上前把孺子拉到自己怀里,安慰他说:“孺子乖,孺子不哭,爸爸不痛!”一会这孩子不哭了,这俩人还接着玩儿。哈,中国好爸爸
后来齐景公死了,晏孺子即位,可是齐国的大臣田乞帮着齐景公的长子阳生篡位,把这晏孺子给流放了,后来又给害死了。那另一位大臣鲍牧对阳生篡位这事儿看不过去了,他心里边不宣愤,他就说了,“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
意思就是,“难道你忘了先王因为给孺子当牛而崩了一颗牙的事了吗?你这是背叛先王的遗命!”这就是孺子牛的典故。
那从这个典故来看呢,我觉得鲁迅先生这个俯首甘为孺子牛呀,并不是为大众无私奉献的意思,而是指后辈,是对后辈“甘为孺子牛”。
在《清稗类钞》中呢,还收录了一位名士做的对联,上联是“酒酣或化庄生蝶”,下联是“饭饱甘为孺子牛”。这同样是表达了对孺子的溺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