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探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内标法和外标法的区别是什么,内标法和外标法的区别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区别:内标法是把标准物质加入到被测样品中,外标法不是把标准物质加入到被测样品中,而是在与被测样品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单独测定。
2、外标要求仪器重复性很严格,适于大量的分析样品,因为仪器随着使用会有所变化,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曲线校正。
3、 此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计算方便,不需测量校正因子,适于自动分析。
4、但仪器的重现性和操作条件的稳定性必须保证,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5、2、内标法要求挺严格的,对于内标物的选择要有一定的原则,适于分析样品量较少的情况;不要求样品里的所有组分都出峰,只要内标物和所关注的组分出峰并分离好就可以了; 定量准确,对进样量和操作条件的控制不很严格,但必须准确称量试样和内标物,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6、3、内标法:通过内标物与对照品的浓度、峰高/面积计算校正因子,然后通过校正因子、待测物峰高/面积、内标物浓度、峰高/面积,计算待测物浓度;需要与待测物性质非常相似(如吸收系数、出峰位置,但是不能干扰待测物)的内标物。
7、外标法:通过对照品浓度、峰高/面积和待测物的峰高/面积,计算待测物浓度。
8、扩展资料:外标法是与内标法相对,指添加一定量的标准品(对照 品)于空白检材中制成对照样品,与未知检材平行地进行样品处理并检测,根据对照样 品响应值与其中所添加标准品(对照品)浓 度的函数关系推算未知检材中被测组分浓度的定量方法。
9、例如,在色谱法中,想知道被测样品浓度。
10、可以用外标法首先用待测组份的标准样品绘制工作曲线,测出各峰的峰高或峰面积对应的样品浓度,绘制出标准曲线。
11、实际应用时,测出峰高或峰面积对应标准曲线,就可以得到样品浓度。
12、外标法适用于工厂中的常规分析,它用于衡量组分的分析也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13、这个方法的精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条件的控制。
14、样品分析的操作条件,必须严格控制于绘制校正曲线时的条件。
15、当峰高对操作条件的敏感性以及对拖尾峰、柱子超负荷和检测器有大的响应时,给出非线性的校正曲线,此时峰面积计算常常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
16、不过,对重叠峰,难以准确的测量峰面积,必须提高分离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7、 对于工厂的常规分析,使用外标法必须经常对校正曲线进行验证。
18、如果曲线外推通过坐标原点,验证时可以只取一个点(进一次标准样品)外标法误差的来源,除了分离条件的变化之外,就是进样的重复性。
19、使用注射器进样,外标法的误差大约在0.5% 以内。
20、但是,使用定量进样阀可获得1%的精密度;若同时小心控制分离参数,分析精密度可达±0.25%。
21、内标法是将一定重量的纯物质作为内标物(参见内标物条)加到一定量的被分析样品混合物中,然后对含有内标物的样品进行色谱分析,分别测定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或峰高)及相对校正因子,按公式即可求出被测组分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
22、内标法是色谱分析中一种比较准确的定量方法,尤其在没有标准物对照时,此方法更显其优越性。
23、内标法是将一定重量的纯物质作为内标物加到一定量的被分析样品混合物中,根据测试样和内标物的质量比及其相应的色谱峰面积之比及相对校正因子,来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 。
24、其中As和Ar分别为内标物和对照品的峰面积或峰高,ms和mr分别为加入内标物和对照品的量。
25、再取含有内标物的待测组分溶液进样,记录色谱图,再根据含内标物的待测组分溶液色谱峰响应值,计算含量(mi):其中 Ai和As分别为待测物和内标物的峰面积或峰高,ms为加入内标物的量。
26、必要时,再根据稀释倍数、取样量和标示量折算成为标示量的百分含量,或根据稀释倍数和取样量折算成百分含量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内标法 百度百科-外标法。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