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现代社会对古文物保护的重视和高科技的运用,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个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如今得以新生,每天吸引着全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游人去参观游览,以至于后来为了防止人流过多造成文物的不正常损伤而每天限流。
去过故宫博物院的游客,心里总是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养心殿常年潮湿?后来在一次故宫大修期间,专家撬开地砖后才发现其中的奥秘。
解密养心殿的潮湿
紫禁城就是现在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朝灭了元朝后,到了明成祖时期,朱棣因为当时蒙古骑兵对大明朝还在虎视眈眈,他做出了天子守国门的决定,把都城迁到自己的龙兴之地北京。
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他就以南京皇宫作为蓝本,他召集起修建南京皇宫的江南工匠以及全国的能工巧匠,历时十五年,直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终于把布局严谨富丽堂皇的紫禁城完工了。
相比于阿房宫、未央宫或大明宫,紫禁城不算是最大的,但它是最雅致优美的。
现在的故宫博物院已历经六百年风霜 ,依着左祖右礼的基本格局,建在中轴线上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再加上东西两侧的文华殿和武英殿,这就是前朝。
内廷主要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东西六宫等,乾清宫是皇帝日常批阅奏章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坤宁宫是皇后宫,布局与前朝三大殿基本一样,只是少了些庄严肃穆多了些优美高雅。
后宫内有一个特别的宫殿存在,那就是乾清宫西侧东西六宫南面的养心殿,这个名字可不是随便取的,它的意思是:“涵养天性”,出自于孟子的“存其心养其性以事天”。
养心殿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在明朝的嘉靖十六年(1537年)添建的,嘉靖这个皇帝在历史上还是颇有争议的,早期英明勤政,后期过分崇信道教不理朝政,还浪费民力大搞基建,养心殿就是他为炼丹而建的场所,所以初始的养心殿比较简单。
经过后来年月里的多次修葺,特别是明朝万历二十二年、清朝的雍正元年,乾隆十五年、同治十二年这几次的大修,现在我们看到的养心殿是红墙围护着的独立院落,包括养心殿、工字廊、后殿、梅坞等18座建筑。
但自从养心殿开放供游客参观后,有多次反映:就算外面艳阳高照,酷暑难耐,一走进养心殿,就让人感觉很潮湿,而且阴冷。
起初大家以为是安装空调的原因,在得到了工作人员的否定后,各种猜测都有,一时众说纷纭,毕竟曾经有三位皇帝在这里过世,只有乾隆是寿终正寝,顺治和同治都是突发疾病而死,更何况同治那时才十九岁。
工作人员其实也很疑惑和苦恼,养心殿内有很多木制家具,还有墙上的彩绘、裱糊等都因为常年潮湿而有损害,只是一直找不到根本原因。
等到一次故宫大修时,专家撬开了养心殿的地砖,才恍然大悟。
北京地处北方地区,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日寒冷结露、夏季炎热潮湿,而且冬天又十分的干燥。
在没有空调的古代皇宫内的降温取暖就尤为重要,夏季取冰降温相对来说还比较简单。
毕竟皇宫内每到冬天会有专人负责就地取冰足够第二年夏天使用的量,并保存在地窖里以备来年使用,据说当年保存冰块的地窖现在改建成餐厅了,生意还很好。
可是到了大冬天,取暖就只能靠炭炉子或者火炕,但因为一般皇帝住的殿阁都比较宽大,炉子取暖面积太局部了,而且皇帝不可能一天到晚窝在炕上裹着被子批奏折、见大臣,这就需要大面积随时随地的取暖了。
所以看到那一排排由砖瓦筑成的古管道,专家们不得不感叹古时候劳动人民的智慧了。
专家考查分析,这些古管道应该分两种功能,一种是水管,一种是地炕烟道。
水管的用途应该是夏天注入凉水在整个殿阁的地下循环,温润清凉如同水上泛舟;冬天灌入热水那就是一个妥妥的地暖系统了。
皇帝也不用每时每刻窝在炕上了,可以温暖舒适心情愉悦的来应付王公大臣提交的国家大事和后宫嫔妃的争风吃醋,即使有时焦头烂额也不至于气急败坏。
这个工作应该每天都有专门的人负责,所以在正常的运行下,养心殿内一直保持夏凉冬暖的舒适环境,直到最后一名皇帝离开他的家。
昔日高贵的紫禁城内已经人去楼空,不再会有人去关心一个殿阁的冷暖,最后一次注入的水就一直静静地在地下沉睡,慢慢的流失,长久遗留的水蒸汽也就成了养心殿常年潮湿的元凶。
还有部分排水管的设置跟建筑外墙太近,内部积蓄的残留雨水不仅使排水管附近的外墙潮湿发霉,长出青苔,也可能通过地下土壤和外墙把水汽传到内墙,从而导致整个养心殿内部湿度上升。
地炕烟道的话它在使用期间肯定是很干燥的,但多年废弃不用后,空置的地炕烟道就成了地下隐藏水汽的输送管道,把水汽传送到了整个殿阁的地砖下,那地砖就会返潮造成室内地板常年无法干燥。
终于找到养心殿常年潮湿的重要原因,游客们长舒一口气,终于不用浮想联翩脑补神神怪怪的事情。
专家们也大大松了一口气,因为雍正之后的八位皇帝都长居于此,一代一代的累积,养心殿内的陈设非常丰富精美。
特别是爱好书画的乾隆皇帝,在因藏有王珣的《伯远贴》、王献之的《中秋贴》和王羲之的《快雪时晴贴》而得名的三希堂里,命令各方名家在墙上画上人物、花卉、山水,精美的彩绘、精细的裱糊,之前养心殿内常年潮湿,很多内部装饰都已经有很大的隐患问题了。
还有各种紫檀木的家具、摆件,哪一样都不能有丝毫的损伤,但潮湿是个硬伤,不要说木制品了,甚至地砖都会有损害,有些损害到了一定程度会无法修复。
现在问题找到了,那么只要从根本上解决地下管道水汽输送漫延的问题就可以了,2016年8月22日,养心殿研究性修复项目全面启动,相信依靠传统的技艺和现代的高科技技术,项目完成后一个全新的养心殿就会呈现在世人眼前。
回顾养心殿的历程
明朝年间,养心殿的存在感并不强,到了清朝就不一样了,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顺治,因为乾清宫被烧,刚入主紫禁城时是住在养心殿的,康熙年间,养心殿是制作宫廷御用物品的宫中造办处。
待康熙去世雍正继位时,他住进了养心殿而没有搬进乾清宫,说是出于对父亲康熙的尊敬,具体什么原因只有雍正自己心里清楚了,毕竟他的即位还是有争议的。
有了雍正这拳拳孝心的开头,后面的皇帝就一直效仿,所以在清代,共有八位皇帝居住在养心殿,这也就成了清代皇帝名副其实的寝宫了。
作为皇帝的寝宫,当然不是纯粹睡觉的地方,还要有皇帝批阅奏章、和大臣商议国事、起草各类谕旨,闲暇时读书、拜佛、休息的地方。
宫中造办处后来就全部迁出,养心殿也多次改造添建。
雍正在元年养心殿修缮布置后搬进去,前殿明间里要求帝王“中庸正直、仁爱和谐”的“中正仁和”匾额和西暖阁里的“勤政亲贤”匾额都是由雍正手书。
雍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从他最为欣赏的著名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可以看出来,他要做一个亲力亲为治理天下的好皇帝,而不是仅仅被天下人奉养的懒皇帝。
为了快速处理出兵准噶尔的军务,同时防止泄露机密他在雍正七年时把军机房设置在隆宗门内,离养心殿只有50米,第二年改称办理军机处,此后的180多年里,内阁中谨慎守秘的官员就在这里辅助皇帝处理紧急军务及政务。
为了军机处的官员精诚团结、和睦相处,雍正特意写的“一团和气”的匾额至今还挂在军机处房内,直到宣统三年的四月设立了责任内阁,军机处这个强化皇权、使清朝君主集权发展大定点的机构才撤销。
等到乾隆住进养心殿时,又大肆修葺,整个养心殿内的陈设比雍正时期丰富奢华了很多,也因此奠定了养心殿满汉合一具有儒家文化内涵的风格,至此,这个之后近180年间的帝王权利中枢的基本格局就定了下来。
乾隆十年十二月初,乾隆皇帝于中正殿跪受章嘉国师的灌顶,虽然人们认为这一幕惊世骇俗,但谁叫人家是皇帝呢,有任性的资本,成为一位密宗子弟后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是修行密法。
为了满足自己要建造一座“能带在身边的佛堂”这个心愿,乾隆十一年正月,前殿的西暖阁里在乾隆元年由仙楼改成的长春书屋,被乾隆充满激情地投入到仙楼佛堂的改建中,但由于准备的时间不够充分,仙楼佛堂的陈设显得十分仓促,不够完美。
就这样,一座早晚随时都可以进入的佛堂在养心殿——一个帝王的寝宫诞生了,乾隆一直到退位还在养心殿住了三年,直到与世长辞。
“垂帘听政”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西太后慈禧长达48年的专政就是在养心殿的东暖阁。
1861年咸丰帝在热河避暑山庄行宫病死后,慈禧阴谋勾结恭亲王奕?发动血雨腥风辛酉政变,最后八位由咸丰帝任命用来辅弼皇太子的顾命大臣一人宰杀二人赐死另外五人被革职或流放,随后两宫太后在养心殿实行垂帘听政把持朝政。
等不多管事的东太后慈安一死,慈禧就独揽朝纲,戊戌变法失败后,她索性撤掉帘子自己直接坐在铺着黄缎长案后的宝座上,光绪皇帝成为傀儡,坐在她左面一个小很多的座位上,而且大臣觐见只面向慈禧奏事。
于是一道道祸国殃民的决策就从养心殿发出,一步步把清王朝带上了毁灭之路。
最后,宣统三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浪潮一浪高过一浪,1912年2月12日,她的亲侄女隆裕太后带着年仅六岁的宣统皇帝在养心殿正式发布退位诏书,宣告了清王朝的灭亡,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时代。
曾经的帝国最高权利中心和整座紫禁城一同沉寂了下来,昔日的威严喧嚣如白驹过隙过眼云烟。
1987年,北京故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历经600年沧桑的紫禁城,如今迎来了新生,紫禁城不再是帝王权利的象征,而是人们可以探寻帝王生活,领略中华文明的精髓的通道、是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