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新唐书》
薛礼,字仁贵,初唐名将。一生之中充满波折,可称其为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将领之一,三箭定天山的箭术在中国史无前例。
因战败被流放后重新启用,仅凭露面便令突厥破胆,他同时还是儒将,著有《周易新注本义》,众所周知,周易是六艺中最高深莫测的一本,可见薛礼在文化方面也有建树。
《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 》这一系列评书说的都是薛家几代人。
当然,评书嘛!总有加工夸大,薛礼也并不是评书里说的什么“应梦贤臣”、天上主管征伐的白虎星君下凡等等。
薛礼祖上乃北魏名将薛安都,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曾在魏周隋朝任官,而薛礼之父薛轨是早年去世的,这也是薛家之家道中落的重要原因。
薛礼想要迁祖坟到别处,此时唐太宗正在寻找将领来对抗少数民族,薛礼在其妻子刘氏的劝告下,放弃迁祖坟而应征入伍,这是他军事生涯的起点。
贞观年间,李世民出兵征高丽。薛礼也在这场战役之中,其所在的战区是辽东安地,大概是现在的辽宁海城一带。
三月份,唐与高丽开战,高丽军将唐军的郎将刘君邛紧紧围住,眼看就要被高丽军生吞。
此时薛礼独自一人杀入敌阵,一道白光,敌军将领的首级已被悬于马上,高丽军于是散开,接二连三地退下了,于是刘君邛得救。自此,薛礼的名声渐渐响了。
龙朔年间,回纥叛唐,李治命郑仁泰和薛礼为将,出兵天山平复叛乱。
临行设宴,薛礼于宴上展示箭术,一箭射穿五层铠甲,众人大惊。
九姓铁勒早已磨刀应战,当即令数十员大将迎战。
薛礼接下来的三箭,在历史上,前所未有。
临阵拔箭,连发三箭,一箭一人,当场射死三人。与现在奥运会里的射箭比赛不同,古代的箭术,要的不仅仅是精度,速度和力度都有很高的要求,方称得上是神射手。
九姓铁勒派出的是都是猛将,毫无疑问都是骑着马的,相当于移动靶,薛礼连射三人,拔箭架弓很可能是一气呵成,第一箭射中,敌人还没反应过来,第二第三箭已经离弦了。
《新唐书》里明文记载,并不是射下马,几乎是一箭毙命的,敌军必然是身着盔甲,竟直接射死了,可见薛礼这三箭绝对是相当有力道和准头的。
连发三箭都能毙命,史书上是绝无仅有的。
兵家打仗讲究士气,三箭下来人就倒了,这还打得下去吗?敌军骑士纷纷下马请降,几天不到,天山便被平复下来,说“将军三箭定天山”实在不算夸张。
咸亨元年,吐蕃政局动荡,朝廷任薛礼为大总管,出动五万军队护送吐谷浑王返回青海。
需要说明的是薛礼大军的副总管郭待封,是名门后世,其父是初唐名将郭孝恪,郭待封自然不甘听命于布衣出身的薛礼,这也就造成了之后的悲剧。
兵临乌海,薛礼嘱咐郭待封,前路地势险要,气象变幻不测,行军迅捷便能全身而退,行军缓慢便难说了。
薛礼一路摧枯拉朽,斩降吐蕃军队,俘获牛羊上万头,按道理应当是大获全胜了。
然而,郭待封偏要漫步行军,中途遭到吐蕃四十万大军袭击,大败。
薛礼毫无办法,只得谈和。
此战损失惨重,不仅兵马大损,其还间接地造成了吐谷浑的沦陷,朝廷一气之下,革薛礼职,并将其贬为平民。
后来又因不明原因(历史上未记载)被放逐象州,这段时间一定是薛礼一生中最颠沛的日子。
永淳年间,并州遭蛮夷侵犯,薛仁贵被重新启用,并派遣安抚并州。这一年薛仁贵已经69岁。
这是他的谢幕之战。
突厥对这位老对手的回来毫无察觉,他们都以为薛礼已在流放期间死去,以为再也没有将领能够降服他们。
两军相逢,薛礼尚带着头盔,69岁的薛礼下马依然干净利落,他走向突厥军队,缓缓摘下头盔。
突厥军人顿时一震,他们的噩梦回来了,那个乱军之中取敌首级,三箭定天山的唐朝神将复活了。
突厥一步一步慢慢地后退,后来变成了快走,最终演变成了逃跑,薛礼一鼓作气,这一战,唐军斩杀和俘虏的突厥军队至少有三万人。
而他们的将领,是有着钢铁之心的初唐战神,薛礼!
第二年,薛礼离世,年终70岁。
须说明,薛礼是寿终正寝,不是评书上写的被儿子误以为是老虎而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