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陇贵族的形成和集团的构成-(古代关陇贵族介绍)

2023-05-24 10:12:01 生活饮食 0阅读 回答者:admin

“关陇集团”是存在于北魏末期至唐朝中期的一个军事贵族组织,存在了大约200多年的时间,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非常深远。

一、关陇集团的兴起之谜

说起关陇集团,就不得不提到神秘的鲜卑族。鲜卑族是古代中国北方的一支游牧民族,于公元439年统一了华北。由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统治中国北方长达一个多世纪之久。

关陇贵族的形成和集团的构成-(古代关陇贵族介绍)(图1)

不过,到了北魏统治末年时,国家已经走到了尽头,朝廷四分五裂,国内的军阀尔朱荣、高欢等人率领的晋阳军事集团开始崛起,逐渐架空了北魏王朝中央。

此时,在遥远的关陇地区也兴起了一股新的军事力量,这一股力量就是决定后来中国数百年历史走向的关陇集团。

我国的关陇地区(今陕西关中、甘肃陇山一带)因其地理、人文特点,在历史上一直是民风剽悍的地区,多次出现强大的军事组织

为了对抗强大的晋阳军事集团,贺拔岳、宇文泰等人便以关陇地区的军事力量为主体,组成了关陇军事集团。由此,关陇集团与晋阳集团的对抗赛正式拉开序幕。

宇文泰把关中地区作为自己的主要势力范围,推行军政合一的制度,将鲜卑族、匈奴族、汉族、羌族杂糅在一起,并且打破门阀的阻隔,提倡互相通婚,从而衍生出了所谓的关陇集团。

其实,关陇集团既吸收了骁勇的鲜卑人,也得到了汉人地主的支持,超过晋阳高氏集团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关陇贵族的形成和集团的构成-(古代关陇贵族介绍)(图2)

公元534年北魏王朝正式崩溃后,河北的军阀高欢以邺城为中央,扶持傀儡建立了东魏。关陇的军阀宇文泰则以长安为中心,扶持另一个傀儡建立了西魏。

至此,北魏王朝分为二块,即中国历史上的西魏与东魏。

关陇贵族的形成和集团的构成-(古代关陇贵族介绍)(图3)

二、关陇集团走向鼎盛之谜

宇文泰虽然不是皇帝,但却是西魏王朝的实际掌权人。在他的领导下,作为西魏王朝核心部分的关陇集团迅速崛起。

关陇集团依靠府兵制作为根基,对内对外实行军政合一。

宇文泰以均田制为基础创立了影响后世数百年的府兵制:

国家划分土地给士兵耕种、生活,士兵在平时务农,战时则为兵,这项政策是维持关陇集团的重要支柱。北周、隋唐均继承了西魏的府兵制,一直到唐中期才废除

关陇集团内部出将入相、相互通婚的现象十分普遍

为了有效管理军事贵族,同时又防止军事贵族起来造反,宇文泰在府兵制的中枢设置了上八柱国、十二大将军这样的职务。

他们一方面相互牵制、相互掣肘,另一方面又相互依存、相互协助。

最初,关陇集团中的绝大部分要职由鲜卑族军事贵族直接担任,极少数由汉人将领担任,关陇集团的最高核心宇文泰本人就是鲜卑人。

不过,随着汉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汉人逐渐成为了关陇集团的主力。

关陇贵族的形成和集团的构成-(古代关陇贵族介绍)(图4)

而且,关陇各贵族为了加强联系,相互通婚的现象十分普遍。再举个例子隋文帝的父亲杨忠就是关陇集团的十二大将军之一。唐高祖的祖父李虎曾是关陇集团的上八柱国之一。

此外,隋文帝的皇后孤独伽罗与唐高祖的母亲独孤氏(名不详)是亲生姐妹,她们都是西魏大将独孤信的女儿,是独孤氏与李氏、杨氏通婚的证明。

其他军事贵族也是各自联姻,彼此多有来往。由此可见,关陇贵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

正式通过这种手段,关陇集团内部结成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团。

三、隋唐盛世到来,关陇集团终于消亡

通过关陇集团,宇文泰打败了高欢的晋阳集团,站稳了脚跟。在宇文泰死后,其子宇文觉篡夺了西魏的江山建立北周,而高洋的后代也篡夺了东魏的江山建立了北齐。

在北方的角逐中,北周王朝胜出。公元577年,北周攻灭北齐统一北方,这一切全靠关陇集团在背后出力。

关陇贵族的形成和集团的构成-(古代关陇贵族介绍)(图5)

北周末年,汉人权臣杨坚(关陇贵族的后代)篡位,建立了隋朝,并统一了中国。此后,作为战时军事组织的关陇集团,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进入隋、唐以后,关陇集团虽然还有巨大的影响力,但已经不可与昔日相提并论。

隋唐的帝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也在不断削弱关陇集团的势力,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

至唐朝中叶,随着关陇贵族的全面退场、均田制的瓦解、募兵制取代府兵制,显赫一时的关陇集团终于完完全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作为游牧民族的鲜卑民族也完全融入汉族的血统之中,再也不见任何的踪影。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友投稿及网络整合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1765130767@qq.com。

本文地址:https://www.lnsss.com/shenghuo/yinshi/536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