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世界上最强大的郑和舰队的大航海时代,要比之欧洲的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早了整整一百多年。可是,最后郑和舰队辉煌的航海成果,却以一种莫名其妙的形式被彻底毁灭了。
让人遗憾的是,就是这次航海的终止,中国跟人类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擦身而过。
自此,中国也许因此失去了大半个世界。
1399年,朱棣的千军万马打着“匡扶朝政”的旗号来到了皇宫门口,皇帝朱允炆哭着说道:“我没脸见皇叔啊!”然后,就在宫里燃起大火自尽了。
朱棣心念叔侄情谊,既往不咎,派人前往火场救援。可惜,火势越来越大,最终,众人只从废墟中抢救出朱允炆的遗骸。燕王满脸泪水道:“侄儿你为什么这么傻,我来是想帮你治理国家,你竟用这种方式走向绝路。”
这段文字是出自历史资料中的确凿记载,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笔者认为:这是一段出色的“春秋笔法”,倘若,后世读者信以为真,恐怕,就着了明朝史官的道了。那些给朱棣歌功颂德的东西,根本就是缺乏真凭实据的一家之言罢了。
那么,朱允炆真的死了吗?他的尸首真的被朱棣找到了吗?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不妨推敲一下当时的局面:朱棣的初心是什么?无非是身登大宝罢了,那么,朱棣怎样做才能当上皇帝呢?
如果,朱允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那么,朱棣则必须要编一套瞎话,好让自己顺理成章地披上龙袍。
因为,朱允炆死因成谜,所以,很多朋友都产生了这种想法:朱棣派郑和几次远渡重洋,是不是就是为了寻找行踪成谜的侄子朱允炆呢?
按照永乐皇帝的诏书来看,下西洋的目的是向世界展现大明的国威,但是,根据《郑和传》中的一段秘辛我们又能得知,朱棣派人下西洋有另一个目的:“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
这个理由看似荒谬,实则合理。在儒学思想常年的灌输下,一种名为“正统”的东西,已在帝王世家根深蒂固了。朱棣虽然是朱元璋的四儿子,但是,他却不是“正统”出身,所以,皇位不论怎么算,都没有朱棣的份。
说到这,可能有朋友会问了,朱棣已经坐上龙椅,他还要畏惧“正统”吗?答案是肯定的,否则,朱棣也不会冒着千夫所指的风险杀掉方孝孺十族。
维护“正统”的观念在古代人的心中不可动摇,所以,只要不确定朱允炆是否活着,朱棣一生都无法安心。从点这看来,让自己的亲信远赴海外追查朱允炆的下落是值得的。
所以,在此期间,不论花费多少银两,耗费多少人力,朱棣都是在所不辞的。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当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朱棣已经驾崩了,之前的理由也就不成立了。
从郑和下西洋的路线来看,郑和船队第一次出发就来到印度西海岸。倘若,朱允炆真的跑到海外,想必,也没法跑到比印度更远的地方。寻找一个生死未卜的朱允炆,根本没必要三番两次下西洋,而且,每次都航行那么远。
由此可见,寻找建文帝只是郑和船队的“支线任务”,那么,船队的“主线任务”又是什么呢?
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先例,比如:朱元璋建国初期,就曾派人前往亚洲邻国,宣布,现在中国已经改朝换代了,并捎带着向各国宣扬大明国威。只是,朱元璋已大肆宣传一番了,各邻国都知道现下的中国姓“朱”,按理说,继位的皇帝根本不用再去宣传一次了。
但是,问题的关键还是在“正统”二字之上,如果,朱棣的皇位来得名正言顺,那么,他大可不必四处宣扬自己的合法性。然而,朱棣的龙椅是从侄子手中夺来的,为了让自己变得“正统”,朱棣就必须再铺张浪费一番,让世界都知道他是一个“合法的明朝天子”。
其实,派郑和下西洋还有一个“隐藏任务”。
明朝时期,中国每年贵重金属的开采量不多,而贵重金属中的金银更是我国古代的主要货币。
朱棣若想发展经济,早晚会面临货币总量不足的问题。朱元璋在位时,曾试图用印纸币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但当时的市场环境存在矛盾,这也导致朝廷无法控制纸币的贬值问题。
所以,最终大明宝钞成了一堆废纸,老百姓们仍用金银铜作为货币。
铜并非贵金属,且铜钱在日常使用中十分方便,比如,买两斤葱打一壶酒什么的。但是,经济发展的越快,大宗交易越多,这时候的铜钱酒已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当时的开采、铸造均受到技术落后的限制,铜钱的总量无法在短时间内大量提升。
从铸造的角度讲,铸造一批铜钱和铸造一批银两费工几乎相同,然而,二者的价值却有天壤之别,所以,使用金银作为货币已是大势所趋。由此,永乐年间,朝廷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全国的金银储备以及开采。
既然国内的储备量和开采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那么,派郑和去国外获取贵金属未尝不是一种好办法。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下西洋非但不劳民伤财,反而是收益颇丰。因为,这件事情是内宦主导的,些钱都是皇帝私人赚走的,入的是内库而非国库。
这就极大地增加了皇帝的权力,削弱了文官集团对皇帝的制衡。而且,这种官方贸易侵害了东南走私者的利益,这些走私者往往都有东南出身的文官的背景,所以,下西洋这件事是被文官集团反对甚至痛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