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增广贤文》中有句话:“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尽管你是生活在大都市之中,贫困者几乎是收不到来自亲朋好友的关心和问候;然而对于富裕者(有钱人、有权人),尽管生活在深山之中,也是会有人主动来亲近你。
考虑到作者当时的社会现状,这句话很大程度上地讽刺了人情社会。
现如今,亲戚之间的走动也是越来越少,再也没有我们小时候的那种亲戚感觉,而且很多时候的走动都是因为利益,真正能拥有情感的人是少之又少。这是一个很无奈的社会人情现状。
曾经,有多少失意的人都念叨这句,用来佐酒消愁,感慨世风日下。古人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人要是过得穷困潦倒,剩下的只有百般的失意和无奈。
那种英雄不得志的困境,其中的滋味又岂是“马瘦毛长、人穷志短”可以形容的?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现实生活中确实如此,当你春风得意、意气风发之时,人人都想跟你交朋友,都想跟你套近乎,在众人眼中,你的缺点也变得很可爱了。
我们看过有太多的例子,每个人都喜欢跟有钱人交往,不愿意跟穷人做朋友,不想与穷人走得太亲近,因为前者有便宜可占,后者没油水可捞。
《菜根谭》说:“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中矣。”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越是富贵的人家,比生活贫苦的人家显得更加明显,嫉妒猜疑的心理,相互防御的姿态,在至亲骨肉之间比外人表现得更为厉害。
在价值交换原则下,每个人都期望找到有利用价值的朋友,包括亲戚。你手里掌握的资源越丰富,钱权实力越大,身上可供人利用的地方越多,就证明你越具有价值。
而当你越有价值,就越容易建立强大的人脉关系,你拥有的资源就像强磁场一样,吸引着人脉向你聚拢,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或许就是人脉的真相。
犹太经典《塔木德》中说:“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学会嗷叫,和那些优秀的人接触,你就会受到良好的影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人。”
这是有道理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古人早就明白了这个规律。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有钱有酒真兄弟、危难何曾见一人。”
这些话在《增广贤文》里都有体现,这本书从人际关系到命运,然后又对为人处事、读书事业等方面都发表了看法,虽有消极和糟粕的一面,很多语言都是反讽和揭示。
有点像古时候的杂文,但总体来说,这本书的观点和社会现实也比较吻合,这也是很多人都会喜欢和认同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中国人会变得那么势利?为什么社会越进步,人情世故却越复杂?我百思不得其解,或许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人文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吧。
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已经形成了人往高处走,水往洼地流的根源意识。
既然人要往高处走,那么谁都希望结交一些有权有势的人,亲近一些富贵有资源的人,希望这些人能随手帮一下自己,毕竟,谁不想和“土豪”做朋友呢?
假如一般老百姓,你无权无势,找你干什么,你又不能给他带来利益,感情又不能当饭吃。这正是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嫌贫爱富的社会现象。
有钱可以说是男子汉,没钱的时候呢,就成了汉子难,一分钱可以难倒英雄汉。
自古钱字放在生活的前面其实一点也不为过。东北有一个小曲叫“十三不亲”,而这个小曲就正好解释了“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一句俗语。
这一个“十三不亲”就很简单地把亲戚关系,穷富关系给唱了出来:“你说亲戚亲,亲戚也不亲,你有我富,那才算亲呐!有朝一日,你要是过穷了,富家不登贫家的门啦啊”!
所以,人性的弱点和优点就在这里,趋利避害,凌弱怕强,爱富欺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