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称他为“俄罗斯语言巨匠”,他更是被誉为“小说家中的小说家”,他便是俄国批判主义现实作家屠格涅夫。他的代表作《父与子》是其巅峰之作,作品充分体现出屠格涅夫的思想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细品小说《父与子》后,能够引领读者窥探当时俄国的社会背景和现实,领悟后具有启发的意义。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屠格涅夫代表作《父与子》中的八句格言,体会文字背后的深意与思想。
小说《父与子》是让文坛轰动的,不仅是俄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这部小说的地位也是无可撼动的,更是为人类思想史贡献了一个哲学术语——虚无主义。
深悟小说《父与子》的内容,让读者不得不佩服屠格涅夫的洞察能力。
他敏锐的发现当时俄国文化阶层的矛盾,即:平民知识分子阶层与上层社会之间的矛盾,因而他用大篇幅的文字塑造一个典型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并且用“父与子”之间的亲情冲突,更加深刻的体现出当时文化界的矛盾。
必须要提的是,小说《父与子》中运用了“虚无主义者”,他塑造的人物形象巴扎罗夫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虚无主义者,同时又是一位信仰唯物主义的自然科学家。但,巴扎罗夫的去世也鲜明的体现虚无主义是过眼云阳的存在,很快就退出历史舞台。
另外一位主人公阿尔卡季出生于自由主义的贵族家庭,在他的身上体现着矛盾混合体,既有思想上的积极性。
但又不能摆脱旧势力的枷锁,他努力挣扎,最后妥协于旧势力,最终和虚无主义的代表巴扎罗夫分道扬镳。
在以上两位主人公身上,表现出的“虚无主义”是不一样的。在阿尔卡季身上,“虚无主义”是脆弱的,他摆脱不了纨绔子弟的身份,虚无主义并不彻底,而且表现出忘恩负义及残酷的一面,让其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彻底割裂,更是深深的伤害到了自己的父亲。
反观,巴扎罗夫的“虚无主义”是彻底的,他所展现的魄力和勇气是值得称赞的,具有“虚无主义”的素质,这与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存在着内在关系。
不过,巴扎罗夫内心的“虚无主义”充满着矛盾,在其内心深处,对科学、艺术、人民等看法是存在二元性的。他内心做着激烈的斗争,在现实与彼得罗维奇的冲突下,巴扎罗夫最终取得胜利。
但这并不是完全的胜利,他的胜利并没有将现实扭转,只是在某种程度下的对旧势力进行打击。
所以,当以彻底的“虚无主义”为代表的巴扎罗夫去世,也只能说明“虚无主义”在俄国现实社会中仅仅是短暂的存在,而不是全面性的胜利。
在大时代背景下,屠格涅夫的眼光是犀利的,在社会中的两种力量中去探索,具备时代的特征,还可以看清楚作者对现实主义的态度,也可以体现其进步的思想。
然《父与子》在文坛产生过巨大的争论,但我们不可否认,这是一部极具文学价值的作品,具有启示的作用。
今天,我们便一起来欣赏屠格涅夫巅峰之作《父与子》中的八句格言,体会文字背后的真实意义,读懂深受启发。
你知道的事情太多,那你就会变老。——屠格涅夫《父与子》
我的青春对我有什么用呢?我形单影只,孤苦伶仃......——屠格涅夫《父与子》
对一个真正的人,没有什么可琢磨的,对他应该服从或者憎恨.——屠格涅夫《父与子》
凡是了解和公开承认自己贫穷的人,他的感情深处也许有一些特殊的东西,一种虚荣心。——屠格涅夫《父与子》
一个人不管是愚蠢还是聪明,是凶恶还是善良,至少在一个公正的社会制度下是完全平等的。——屠格涅夫《父与子》
你想要的,我试过了,可是我还是给不起,而我真正想要的,只有你有,但你永远不可能给我。——屠格涅夫《父与子》
我的原则是,要么全部,要么全不,以生命换生命。拿了我的,献出你的,这样就不会懊悔,不会回头。否则干脆不要。——屠格涅夫《父与子》
庸俗的出现在生活中往往是有益的,它能使紧绷的弦放松,它提醒那种过于自信或者忘乎所以的感情,它跟它们如出一辙,使它们得到清醒。——屠格涅夫《父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