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担心越害怕是什么效应(怕什么来什么是什么定律)

2023-04-20 20:01:46 生活饮食 0阅读 回答者:admin
>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墨菲定律这个词的出现频率开始变得越来越高。大家随便聊聊闲天,就有可能联系到墨菲定律。

那么,墨菲定律是什么意思?你真的懂墨菲定律吗?它暗示的是怎样的人生智慧呢?

历史来由

其实啊,墨菲定律在提出的时候,并不是为了讲道理或者搞研究,而是一句玩笑。

1949年,一位名叫爱德华·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在一次项目中,他喷自己的助手说:“只要一件事有可能弄错,他就肯定得把这事给弄错!”

越担心越害怕是什么效应(怕什么来什么是什么定律)(图1)

爱德华·墨菲

结果,这个说法很快就在这个项目团队中流行开来,被称作“墨菲定律”。然后,墨菲定律越传越远,越传越邪乎。

以至于几十年后墨菲本人接受采访的时候,都不记得当时自己的原话到底是怎样的了。而这个定律,却以各种版本或者形式被广泛传播。

衍生含义

既然连墨菲本人都记不得当初他是怎么说的了,那么现在所流行的所有版本,都有可能是原话,也都不太可能是原话。所以,这些版本都可以看作是衍生版本。

不管是原话还是衍生的版本,至少对于我们来说,有着同样的意义,所以我们也不必过分纠结。管他黑猫白猫,能让我们吸的就是好猫。

版本1:如果某件事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就一定会变坏。

版本2: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版本3: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不好的结果,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

越担心越害怕是什么效应(怕什么来什么是什么定律)(图2)

实际上,墨菲定律之所以流行,是让绝大部分人都不禁感慨说到自己心窝里了。

我们在生活中,几乎都有真真切切的感受,好像墨菲定律真的就那么准。那么,墨菲定律为什么准呢?其实,如果冷静分析一下,就明白它的准,其实是有原因的。

墨菲定律为啥准

  • 科学道理

有的时候,墨菲定律非常准,其实是有内在的科学道理的。最有名的例子,就是黄油面包了。

黄油面包的例子说的是:如果你手上有一片面包,其中一面涂上了黄油。这个时候,你一不小心把面包弄掉了,那么一定是黄油那一面朝下。

有黄油的那一面着地肯定是不好的结果,面包掉了无所谓,但是黄油触地,就要花很多时间去擦地。看起来,好像很符合墨菲定律,事情确实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了。

越担心越害怕是什么效应(怕什么来什么是什么定律)(图3)

可问题在于:黄油的密度比面包大啊!当面包片下落时,由于质心偏向黄油那一侧,所以自然黄油那一侧受重力作用更大,就会下落得更快,最终就表现在它会以涂了黄油那一面着地。

而且,如果面包片掉了,一般都不是平着下落,而是由于你没拿住或者其他原因,翻着下落的。

当它还在你手上的时候,自然是黄油那一面朝上,所以下落的时候一翻转,黄油那一面朝下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不信的话你试试,蹲着拿着一面涂了黄油的面包片,然后把手抽走,我就不信还是黄油那一面朝下。

  • 大数定理

大数定理根本是高等数学的内容,不过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也很好理解,简单说就是某个概率在事件重复次数足够多的情况下,就一定会发生。

就比如一些游戏的转盘活动,大奖的概率极低,但是你转转盘的次数足够多,就肯定至少中一次大奖。

同样的,墨菲定律之所以准,其实有一部分也是在于这个原因。

比如说,你在嗑瓜子的时候,有可能会吃到一颗臭子。吃第一颗瓜子的时候可能没吃到,第二颗也不是,但只要你一直嗑,早晚会吃到臭子,然后会说一句:“我怎么总能吃到臭子?”

越担心越害怕是什么效应(怕什么来什么是什么定律)(图4)

或者说你开车上下班,在路上总会看见开大灯的、加塞的、变绿灯半天不启动的……每每到这个时候,大部分司机都会嘀咕一句:“怎么又碰见这种白痴!”

其实,这不过是同样概率的事重复无数次的结果。就像上面说的嗑瓜子,如果你只吃五颗,可能就根本吃不到瓜子,因为臭子的比例其实很低。

或者说开车遇上的白痴,其实天底下就是会有一定数量的白痴,但是遇到的几率并不大。但是你天天开车出门,早晚会遇上,这都是正常的。

  • 怕什么来什么

其实,这个原因和上面那个,是很相似的。

比如说,你的公司里有一个白痴,经常惹得你不高兴,心里总会骂:“真是个智障,为什么我总会遇到智障!”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公司可能有50个人,其中一个是白痴。那么,不仅仅是你遇上了这个白痴,而是其他48个人也遇上了。只不过你太注意这件事了,所以只考虑了自己。

就像前面开车的例子一样,其实整条马路上的人都遇上了这样乱开车的司机,但是因为他引起了你的方案,所以你的感受尤其强烈。

越担心越害怕是什么效应(怕什么来什么是什么定律)(图5)

嗑瓜子也是一样的,只不过这次是和你自己对比。当你吃到好的瓜子时,你可能根本没有注意,咔擦、咔擦……就那么一直吃下去。

但是,一旦吃到了臭子,你就会有强烈的感受,在你的大脑加强这个信号,所以就会感觉总是吃到臭子。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另外一个理论:越怕蜘蛛的人,越容易看到蜘蛛

其实是有点类似的道理,但也不尽相同。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你越害怕蜘蛛,就会越注意蜘蛛,所以越容易发现。这就是所谓的“怕什么来什么”。

  • 矫枉过正

这是墨菲定律里最有指导意义的一点。

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希腊神话里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叫做俄狄浦斯。

俄狄浦斯的出生是个意外,因为他的父王认为自己被诅咒了,生下的孩子会杀死自己,还会娶走自己的妻子,也就是这个孩子的亲生母亲。

越担心越害怕是什么效应(怕什么来什么是什么定律)(图6)

结果,他的父王酒后失控,还是不小心和妻子做了点小运动,最后生下了俄狄浦斯。为了防止俄狄浦斯先诅咒一样,他的父王将他扔到荒山。结果俄狄浦斯命大,被一个不知情的牧羊人救下来。

等他长大后,由于不知道亲生父母是谁,结果阴差阳错杀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又按照国家的礼仪娶了自己的母亲。

后来在先知的提示下才知道铸下大错。因此,俄狄浦斯情结就变成了著名的恋母情结的代表。

可以看得出,他的父王尽量避免悲剧的发生,结果还是没能逃过命运的惩罚。

如果他不相信这个预言,好好地抚养儿子,让他成为一个正直的人,俄狄浦斯可能就不会弑父。这就是所谓的矫枉过正。

就像去年我女朋友出门旅游,在一个小瓶里盛放卸妆水。她怕瓶盖太松卸妆水洒出来,所以拧得特别紧。结果由于拧得太紧,拧开的时候也非常用力,结果手一滑,卸妆水就洒了。

很多人工作中也是一样的,感觉某些方面可能有问题,所以尽量避免,结果反而在别的地方出了错。

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有一种现象,是典型的墨菲定律——谶纬之说,也就是皇帝要倒霉的预言。

比如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听说姓李的要篡位的预言,结果到处杀姓李的,偏偏放过了李渊,最终被李渊的唐朝推翻。

我读了很多历史,最著名的避免这个错误的例子,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有人告诉他姓武的要篡位,他也考虑要不要杀尽姓武的人。

结果大臣劝谏:你现在杀姓武的,只能杀死成年人,预言是一定会应验的,所以就会有更年轻的武姓人应验,年轻人脾气暴,对你们老李家肯定会赶尽杀绝。

如果你留着这个人,这个人年纪比较大,会慈悲一点,留住你家的后人。果然,李世民没有陷入墨菲定律的怪圈,最终武则天上位,但是晚年的时候还是把政权还给了李家。

越担心越害怕是什么效应(怕什么来什么是什么定律)(图7)

如何避免墨菲定律

说了这么多墨菲定律的原因,你就会发现,其实这只是人们心理作用的结果罢了。但是,它依然会带来不好的结果。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墨菲定律呢?

越担心越害怕是什么效应(怕什么来什么是什么定律)(图8)

针对前两种原因,其实你只要防微杜渐,就可以了。比如嗑瓜子,如果你嗑之前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臭子都是有破洞的,所以你把这种瓜子扔掉,就不会吃到臭子了。

针对第三种情况,那么你不需要做什么行为上的改变,因为天底下就是有白痴,每个人都会遇到倒霉的事,一年之中你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倒霉的日子。

你需要做的,就是调整好心态,坦然面对,不要在内心夸大这些倒霉事的作用,也不要让这些倒霉事影响到你的心情,进而更深地影响你的生活,这就够了。

至于最后一种情况,才是最有意义的指导价值。当你觉得工作或者其他事情有可能出现错误或者纰漏的时候,你要冷静下来,仔细分析原因,而不是盲目地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

只要采取合理的措施,错误的结果是可以避免的。最怕的就是你自己先乱了阵脚,那么问题就真的出现了。

关于墨菲定律的思考

墨菲定律之所以流行,我们前面提到过,就是同理心。大部分人在听说了墨菲定律,再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时,就会不禁感慨:“好准啊!”

可是,由于生活节奏太快,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墨菲定律的指导意义,而只是了解了其皮毛。

越担心越害怕是什么效应(怕什么来什么是什么定律)(图9)

墨菲定律这个词语的盛行,加上人们的一知半解,最终造成了墨菲定律逐渐离其真实的价值,而仅仅作为很多人用来装作有学识的工具。

毕竟,“墨菲定律”四个字好像比“我咋这么倒霉”听起来高大上得多。于是,这就让墨菲定律更加流行。

说到这,我想到了经济学上的一个名词——口红效应,说的是当人们经济上不太宽裕的时候,反而口红的销量会随之提高。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口红是最最便宜的奢侈品,即可以满足人们使用奢侈品的欲望,又不会付出太多经济上的代价。简单说,口红效应大概是退而求其次和自我安慰的结合表现。

大家对于墨菲定律的盲目追求,大概就是知识领域的口红效应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友投稿及网络整合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1765130767@qq.com。

本文地址:https://www.lnsss.com/shenghuo/yinshi/430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