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认知的三个层次是(审美认知的三个层次)

2023-10-17 20:33:23 社会百科 0阅读 回答者:admin

大家好,我是小百,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审美认知的三个层次是,审美认知的三个层次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一、一般境界。

2、  在这种境界里,审美和感情的单向度联系,是根据自己的感情来审判美的。一般世俗老百姓的审美活动都可以归结为这种境界,因此,也可以说是“大众审美”。这种境界中审美活动的典型的特点是以自身的日常经验和习惯为判定美的标准,因此往往将美和特定的表现元素或者表现形式联系起来,甚至习惯于把某种美的表现手法当成是美的本质或者标准,但实际上它只具有具体感性的深刻性,而不具有普遍的深刻性。此非有意贬低大众的审美方式,而是因为普通百姓的审美方式是一种由自己生活,自然生发出来的审美方式,不借助深刻的反省便很难超越自身生活习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局限。不同层次或者族落的人虽然都在审美但是对美的看法就很不一样,比如,一个城市里的长大的孩子,他是不会有农民那种对庄家地的审美情趣的,上升到不同性质的民族,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的打扮会感觉到怪异不解,而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打扮也会不认同,再上升到东西方老百姓普遍的审美情趣,就会发现差异更是显而易见的。之所以如此,归根结底是因为受局限与这种自然而然形成的审美的“一般境界”审美境界,在这种境界里大众的审美是按照习惯性的,充满了自己生活经验的感情关照的,而不具有扩张性和批判性。因此,支持自己所习惯的,懒得去理解自己所不习惯的,是一般审美境界的最常见的表现。

3、  二、普遍境界。

4、  在这种境界里,审美和感情是双向度联系的,是既既通过对美的关注来理解背后的感情,又根据所体味的感情来理解受美,二者交互跌宕,相互批判,相互加强的。普遍境界的审美,虽然过程依然不可能脱离具体的美,依旧要在乎美的表现形式,但是已经不局限于某种表现形式,而是更在乎不同表现形式背后的相通的本质和表现本质的不同表现形式本身的表现力度。借助这种对本质已经表现形式和表现本质之间关系的理解,反过来可以评价某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借助具体的表现素材对某种美的表现是否充分得当。 譬如,一个书画家,假如他认为某幅国画是美的,但是不认为只有以国画的形式,而是认为油画、水彩、素描、等等都可以表现这幅国画所表现的美(甚至不但表现形式可以多样化,甚至连表现元素都可选用与这幅国画大相径庭的,来表现同样的本质)的时候,并且这个书画家可以在这些不同的状况下,合适地批判它们对欲表现的美的表现程度和力度的时候,就说明他已经进入审美的“普遍境界”。达到“普遍境界”的,通常是具有宽容的心灵和严肃的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这不是刻意对这类人褒扬,而是只有外向性的理解和批判才能打破习惯性的生活方式,才能完成对一般境界的超越。顺便强调的是,审美主要是一件感性活动,但是到普遍境界后,为了打破一般感性的迟钝和自我设限,就必需加入理性的思考,让感性和理性混合在一起作用。没有理性对“一般境界”中彼此分裂和隔离着的审美活动的批判和超越,便形不成普遍境界的审美眼光。普遍境界的审美已经不是一般境界那种自然的审美,而是自觉地审美。

5、  三、天人境界。

6、  严格来说,单单之于美的理解,到“普遍境界”后,已经算是登堂入室,剩下的只是假以时日,进一步精进,让这种境界纯熟而已。所谓的“天人境界”不单单像文人雅士那样为审美而审美,而是指在审美能力外还加入了对审美功用的考量,通过审美实现着对精神的启示和化育,增加人生命的力量和信念。如果把天地间的美本身看做是相对于人而言的客观存在,那么借助对天地间的美的理解而对生活的境界和生命本身实现一种启迪,那么这种从不自言语的美到信仰、力量等人生进取因素的转变,只有圣人、王者、英雄这些人间善于自我成就并成就他人的精神才能心领神会,自行完满。因此,“天人境界”,我也称之为“圣人之境”或者“王者之境”、“英雄之境”。历史中具体哪些人可以称得上这些境界,我不打算举例,免得争论起来打嘴仗,但是大概是有的,即使没有这也是值得追求的境界。“天人境界”的踏足者,一旦在审美过程中体会到更深刻的美,就会感动起来,努力渴望着把所审视的深刻的美所蕴含的力量和尊严化育到自己身上,即把审美过程的感动转化为挑战生活的热情和力量。但是达到“天人境界”的人,所要求的化育不是直接拥有某种美的表现形式,也不是某种美的本质,而是美的本质所带来的对人生整体觉悟冲击的力度——审美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借审美这种一旦被揭示了的局部的体验,反观自身的整体生命,不允许自己其它部分处于低级的生活状态,要求自己生命能力的强弱程度配得起所理解到的这种美的水平,否则就会感到耻辱、压抑,而必须催促自己自我实现……或者说,在这个过程中审美所感受到的美的程度,被转化为一种对自己生活所应要求的高度和生命本身所要求的力度,审美在这里所发现的美的程度(而不是美本身),成为人生其它领域的刻度,这里已经将外向的审美过程转化为内向的自化过程,将审美境界和生命境界打通,完全不再像前两个境界是就美而论美为美的,而是借此被美所感动的机缘,对自身的审视、理解、反省和要求,激发内在的力量,召唤起进取的精神,自我激励实现着生命强大完满……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友投稿及网络整合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1765130767@qq.com。

本文地址:https://www.lnsss.com/nvzhuang/shishang/962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