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百,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南宋理学家重视《须知》,南宋理学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南宋理学家陈淳(1159~1223)是中国南宋理学家。字安卿,亦称北溪先生。漳州龙溪(今福建龙海)人。朱熹晚年的得意门生,理学思想的重要继承者和阐发者。著作有《北溪全集》。其心理学思想主要见于《北溪字义》对心理概念的界说和疏释上。他从“理”生气、气化生万物出发,提出由理气结合而产生的“心”,天然地具有两种水平:“知觉从理上发来,便是道心”;“从形气上发来,便是人心。”(《北溪字义·心》)人性也是由理气形成的“天地之性”和“气禀之性”的结合体。“天地之性”和“道心”天然是善的“气禀之性”和“人心”有善与不善之分,为此,以“存天理,灭人欲”作为修心养性之道。提出:“意是心上发起一念,思量运用要恁地底”。“智是心中一个知觉处,知得是是非非恁地确定是智。”(《北溪字义·仁义礼智信》)把知与行看成是“交进而互相发”的关系,“知之明则行愈达,而行之力则所知益精矣。”(《严陵讲义·用功节目》)继承“情者,性之动”的传统说法,但认为从性中发出的情“便是善,更无不善”,而“感物欲而动,不从本性发来,便有个不善。”(《北溪字义·情》)把“志”界说为“心之所之”,又有“趋向,期必之意”(《北溪字义·志》)。认为才具有“才质,犹言才料质干”和“才能,是会做事底”(《北溪字义·才》)两种含义。依据禀气的清浊和赋质的纯杂交错搭配,把气质分为刚烈、软弱、躁暴、狡谲、性圆、愚拗等多种。在学习心理思想方面,提出要立志、虚心、下学与上达;批判了学习为求取功名而不求甚解的时弊。
2、 明代画家陈淳,1482-1544(一作1482-1539),明。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亦号白阳山人,苏州(今江苏苏州)人。天才秀发,凡经学古文、词章,书法、诗、画,咸臻其妙。少年作画,亦学元人为精工,中岁忽斟酌米、高间,写意而已。画山水淋漓疏爽,不落蹊径。尤妙写生,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而疏斜历乱,偏其反而,咄咄逼真。久之,并浅色浅墨之痕渐无矣。尝游文徵明之门,徵明尝微笑谓:“吾道复举业师耳,渠书、画自有门径,非吾徒也。”正书初从文氏,欲取风韵,遂成媚侧;行书出杨凝式、林藻,老笔纵横可赏;小篆潇洒而劲。巡抚都御史陈公开馆礼聘,俾书五经、周礼镂板置学,名益大震。卒年六十二,一作五十八。现存作品《松菊图》、《葵石图》、《菊花图》、《折枝柿》、《瓶莲图》、《花卉》扇面等。陈淳写意,淡墨欹毫,独创面目,在写意花鸟方面显得更有贡献,成为明中叶的大家。
3、 《张寰白阳先生墓志铭、陈氏谱、苏州府志、丹青志、明画录、无声诗史、詹氏小辨、珊瑚网、艺苑卮言、尔雅楼书画记、苏州名贤像册》。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